端午节 习俗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赛龙舟,
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 端午食粽端午节吃粽子, 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
粽子, 又叫“角黍”“筒粽” 。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
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 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
外包以丝布, 清香四溢, 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
作各种不同形状, 结成一串, 形形色色,
玲珑可爱 。 ★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 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爱意 。
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 端午插艾” 。
在端午节, 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
家家都洒扫庭除, 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
悬于堂中 。 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
制成人形或虎形, 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
美丽芬芳, 妇人争相佩戴, 用以驱瘴 。
艾, 又名家艾艾蒿 。 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 。
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 可驱蚊蝇虫蚁, 净化空气 。
中医学上以艾入药, 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 。
将艾叶加工成“艾绒”, 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 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 可见,
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 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
挂艾枝, 悬菖蒲, 洒雄黄水,
饮雄黄酒, 激浊除腐, 杀菌防病 。
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端午节上山采药,
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
是端午节习俗 。 在江淮地区,
家家都悬钟馗像, 用以镇宅驱邪 。
唐明皇开元, 自骊山讲武回宫, 疟疾大发,
梦见二鬼, 一大一小,
小鬼穿大红无裆裤, 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 绕殿而跑 。
大鬼则穿蓝袍戴帽, 捉住小鬼,
挖掉其眼睛, 一口吞下 。
明皇喝问, 大鬼奏曰:臣姓钟馗,
即武举不第, 愿为陛下除妖魔, 明皇醒后,
疟疾痊愈, 于是令画工吴道子, 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
通令天下于端午时, 一律张贴,
以驱邪魔 。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
一名续命缕, 一命辟兵缯,
一名五色缕, 一名朱索,
辟兵及鬼, 命人不病瘟” 。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 以五色为吉祥色 。
因而, 节日清晨, 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
系线时, 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 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
抛到河里 。 据说,
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 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
以禳赤口白舌, 又谓之搐钱” 。
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 缀之以绵, 若数珠 。
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
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 辟虫的雄黄粉, 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
制作也日趋精致, 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
端午节的习俗有什么?吃棕子等习俗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
庆祝的活动也很丰富, 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
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 。 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赛龙舟赛龙舟, 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