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宅壬丙兼子午风水详解,阴宅子午兼壬丙风水案例(11)


(八)中秋
毎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又叫八月节;中秋节是一年当中除“春节”外最重要的节日,移陂和整个于都县都有“送三节”的习俗,那就是“送端午”、“送中秋”和“送年(大年,也等于送春节)”,已出嫁的女儿八月节前和娘家要互送月饼,这就叫“送中秋” 。
“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根据我国历法,一年分四季,一季三个月,农历七、八、九三个月是秋天,八月十五日刚好是八月中旬,又是秋天的中间点,故称“中秋”,另外,一年四季中,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秋季的第二个月八月故名“仲秋”;但直到唐朝初年,“中秋”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流传 。
各地的中秋节都有自己的习俗,但也有两个共同的习俗,那就是“中秋赏月”、“吃月饼”,可能天南地北、古往今来过中秋节,这两个习俗都是有的;中秋节吃月饼,是取“合家团圆”之寓意,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都必须品尝一些月饼;赏月呢,是取“天长地久、人月两圆” 之意;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或大门口,卓子上放着月饼、柚子和瓜果茶酒,一边玩赏着天上那轮明亮皎洁的圆月,一边谈论着幸福美满的家常,其乐融融,有人会情不自禁地吟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名句来 。
有一种说法,认为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是因元未,大家秘密串连要起来反抗元鞑子,因元鞑子对汉族人防备监管得狠严,据说十户人共用一把菜刀,大家就在八月十五中秋日互送月饼,月饼里面夹着纸条,约定了起义的时间,最后成功起义、取得了胜利,从此就将“吃月饼”定为中秋的习俗;有人根据这种说法,认为吃月饼的习俗源于元末明初,这种说法其实值得商榷,北宋著名诗人苏轼就写过一首中秋吃月缾的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 。 ” 从这里可以看出北宋已有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许是到了元未明初,因为反元义军利用了月饼传送情报,这种习俗又赋予了一种新的意义,因而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流传 。
(九)重阳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日月并阳,所以叫做“重阳”,也叫“重九” 。
重阳节的源头,在秦时的《吕氐春秋》中就有反映农历九月已经有了以庆祝丰收为名的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宗的活动之记载,汉朝的《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在重阳节这天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习俗 。 但一开始这些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只是宫廷或官方的庆祝活动,并未形成规模;直到唐朝,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后,宫廷和民间开始一同庆祝,在节日期间举办各种动,唐代诗人王维那首脍炙人口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临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的名诗就是描写他在重阳这天在异乡登高、插茱萸、思念亲人的诗句;
宋朝时重阳节最为热闹,明清时期则沿袭了唐宋传统,总的来说,传统上重阳节有如下一些习俗活动:1、饮菊花酒;2、登高望远;3、插茱萸;4、吃重阳糕;5、出嫁女儿归宁 。
到了现代,移陂和整个于都县过重阳节基本上都只剩下用油炸米果吃(吃重阳糕的更新),薯包泡酒等习俗了,古代那些饮菊花洒、登高、插茱萸、归宁等习俗从清朝中叶就已经渐渐式微;新中国政府将“重阳节”命名为“敬老节”,倡导在这天进行各种敬老活动,这是对传统节日习俗一种良好的革新,受到了民间的普遍欢迎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