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歌一世界,一曲一知音”。中国著名典故欣赏( 五 )


按说崇祯七年的时代,正是明朝饱受内忧外患困扰的时代 。朱明王朝王祚将尽,天下有识之士无 不忧心忡忡 。此时刊印《古音正宗》,也许作者另有深意 。上面的解题文字意趣昂然,并无半点忧天悯地的情绪在内 。也许“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两 句,正是中心点题之句,以示儒家倡导的“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 。
逸士即隐士,指隐居山林的读书人 。孔子云,“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易》曰:“天地 闭,贤人隐 。”从现实急流中退却下来的文人,在山林、田园中找到了最后的栖身之所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说法 。中国 历代文人及其作品,受中国隐逸文化影响甚深 。逸士虽“处江湖之远”,但社会影响力有时并不弱于“居庙堂之高”者 。
最早的隐士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商朝的伊尹曾隐于市肆,周朝的姜尚曾隐于山野 。春秋战国时 期,各诸侯国隐士层出不穷 。汉代以后,隐士的身份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一般指那些不与朝廷合作而又具有一定文化影响力的人 。三国魏晋时代是隐逸最盛行的时 代,士人“以高隐为贵”,诸葛亮、陆机、王猛、谢安等历史名臣都曾有过隐逸的经历 。
真正的隐士应该“只钓鲈鱼不钓名”,但是,渐渐地,自魏晋以降,隐逸却有极端化、世俗化的 倾向 。隐士中的一些人,他们不但“钓名”,而且“钓利” 。他们把隐逸做为获取名誉和功利的手段 。也有的当权者,为获得礼贤下士的名声,刻意逢迎隐逸山林的 士人,有的甚至不惜以“假隐”充“高隐” 。
《晋书·列传第六十九》记载,隆安二年(399年),东晋权臣桓玄(桓温之子)发动叛乱,把持了东晋朝政 。自魏晋以来历代都有隐士,偏偏当时却一个也没有 。桓玄觉得很没面子 。为获得礼贤下士的名声,他赶紧派人找来了西晋著名隐士皇甫谧的六世孙 皇甫希之 。先让皇甫希之隐居山林,由桓玄资助各种费用 。然后桓玄下召将皇甫希之征为著作郎,但又指使皇甫希之故意推辞不接受,然后桓玄下召封皇甫希之为 “高士” 。此事传为举世笑谈,时人戏称这种隐士为“充隐” 。
另一个极端的例子,见于唐代刘肃编的《大唐新语·隐逸》 。唐时的卢藏用考中进士后,特地隐居终南山中,但他身在山林,心在朝堂 。与当时的朝士交往密切,后 果以高士名被召入仕,授官左拾遗,时人称之为“随驾隐士” 。另一个隐士司马承祯尝被召,将还山,卢藏用指着终南山曰:“此中大有嘉处 。” 司马承祯慢慢道:“以在下看,这是仕官的捷径啊 。”这就是人们所称的“终南捷径” 。此时隐逸已成为一条做官捷径了 。
士人的隐逸,根据其价值取向,大致可分为儒之隐和道之隐 。前者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天下有治 则进,天下无道则隐 。儒之隐者大都抱有“兼济天下”的抱负 。而道之隐则无任何功利目的,通过遁世来使心灵获得最彻底的明澈和宁静 。对于那些既有从政经历又 有隐逸经历的人来说,其隐逸分为仕前隐和仕后隐,即先隐后仕和先仕后隐 。《平沙落雁》所表现的“逸士心胸”中的逸士,虽身处隐逸之地,犹胸怀“鸿鹄之 志”,应属于儒之隐和仕前隐 。
真正做到彻底的隐逸,谈何容易 。自古以来,象陶渊明、谢灵运一样纯正的逸士少之又少 。古代大多数的逸士,或为世情所困,或因言获罪,最终归隐山林,潜居幽庐,也许不过是为世人做出的一种姿态而已 。他们表面上超脱,但内心里也许从未平静过 。
从这个角度来看,《平沙落雁》的曲中之音和曲外之意,包涵了对怀才不遇而欲取功名者的励志,和对因言获罪而退隐山林者的慰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