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易学象数起源与《周易》文本形成( 十 )


[23]见肖楠《安阳殷墟发现的“易卦”卜甲》《考古》1989年第1期 。
[24]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四户镇大墩子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2年第1期 。
[25]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65年第2期 。
[26]山东文物管理处:《大汶口》文物出版社1974年 。
[27]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文物》1995年第1期 。
[28]晏昌贵《天星观卜筮祭简释文辑校》 , 《简帛数术与历史地理论集》第126—155页
[29]五位数字卦未发现 , 但据有学者考证 , 古代有五位之卦 。见季旭升《古文字中的易卦材料》 , 刘大钧主编《象数易学研究》(第三辑) , 巴蜀书社2003年 。
[30]张亚初、刘雨《从商周八卦数字卦谈筮法的几个问题》 , 《考古》1981年第2期 。
[31]韩自强《阜阳汉简周易研究》 , 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8辑)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
[32]张政烺《帛书六十四卦跋》 , 《文物》1984年第3期 。
[33]楼宇烈《易卦爻象原始》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
[34]张立文《帛书周易注译》 ,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 第12—13页 。
[35]参见李零《中国方术正考》 , 中华书局2006年 , 第205页 。
[36]王家台出土秦简《归藏》是否早于周易 , 学界存在歧义 , 笔者认为秦简归藏早于《周易》 。参见拙作《王家台秦简﹤归藏﹥出土的易学价值》 , 《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 。
[37]廖名春《帛书〈衷〉释文》 , 参见廖名春《帛书〈易传〉初探》 , 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 第272页 。
[38]屈万里《易卦源于龟卜考》 , 黄寿祺、张善文主编《周易研究论文集》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
[39]余永梁《易卦爻辞的时代及其作者》 ,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1年第1本第1册 。
[40]见肖楠《安阳殷墟发现的“易卦”卜甲》《考古》1989年第1期 。
[41]见肖楠《安阳殷墟发现的“易卦”卜甲》《考古》1989年第1期 。又见濮茅左《楚竹书周易研究》下《第三章考古易的发现》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页 , 第440页 。
[42]高亨《周易古经今注》 , 中华书局1984年 , 第11页 。
[43]高亨《周易古经今注》 , 中华书局1984年 , 第11页 。
[44]陈仁仁《从楚地出土易类文献看﹤周易﹥文本早期形态》 , 《周易研究》2007年第3期 。


试论易学象数起源与《周易》文本形成

文章插图

Empire CMS,phome.net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