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笔提名打一生肖,青鸾报喜打一生肖( 四 )


由上可知 , 这位上官道人并非林灵素等煊赫一时之辈 , 而是一位隐居青城山的道士 。 然其论及养生之道时 , 却发表了一番令陆游击节称叹的言辞 。 在这位道人看来 , 为国家致太平 , 与长生不死之术 , 皆非常人所能 , 眼下所能为之者 , 莫过于“守国使不乱”“卫生使不夭” 。 显而易见 , 同前述王老志、林灵素等人颇有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异术”相较 , 此不乱不夭之志 , 虽无惊人之处 , 却是切中时弊、理性求道的不二法门 。 由此而论 , 放翁笔下这位道士对于所谓的“异术”是持批判态度的;这一点 , 也是陆游所以激赏这位道人的原因所在 。
如若我们将陆游对于上官道人的正向肯定理解为对于所谓“异术之士”的反向批评 , 其《家世旧闻》中对于见宠于徽宗朝的“异术之士” , 则体现出更为直截了当的批评 。 在论及林灵素时 , 陆游言道:“自是 , 方士自言有异术者相踵 , 而林灵素最后出 , 尤为魁杰 。 ”由是可知 , 陆游眼中的所谓“异术者”正是以林灵素为代表的道士和方士 。 随后 , 放翁又对林灵素的所作所为展开了具体的批判 。 根据他的记载:
此处 , 陆游并非对道教本身有所微词;恰恰相反 , 从其知悉《真诰》中安妃之出典 , 并以之为天之高真来看 , 他对于道教经典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熟悉的 。 由是而论 , 陆氏对于林灵素等人的批判 , 主要是针对当时活跃于朝堂之上的那些所谓持异术者 , 而非道教全体而言 。 在他看来 , 灵素将刘后比作安妃 , 实是一种对于道教神祇的亵渎和贬低 。
又从《老学庵笔记》中有关“教主”的一段文字中 , 我们也能够很明显地看到陆游对于那些皇帝身边的道流之士的批判态度 。 在他看来:
综上所述 , 陆游对蔡絛笔下道士们的“先见之明”似乎不敢苟同 , 而是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将批评的对象指向了徽宗朝颇受宠信的道士和他们所谓的“亡国预言” 。
需要强调的是 , 南宋士人对于此类预言和“异术之士”的批评态度 , 绝非仅陆游一例 , 而是体现出思想文化发展的大趋向 。 正如刘浦江所言:“宋代知识精英对五运说、谶纬、封禅、传国玺等传统政治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清算 , 从学理上消解它们的价值 , 从思想上清除它们的影响 。 宋儒的政治伦理观念在当时是高调的、前卫的 , 但到元明清时代就变成了普世的价值观 。 传统政治文化的这一变迁轨迹 , 显示了宋元明清时代思想史的基本走向 。 ”而就笔者目前所掌握的材料上来看 , 这种批评之声是在南宋中期才逐渐占据主流的 。 此类解释方式 , 与上文中所述南宋初年之蔡絛、朱弁等人对于方士、道士们“神机妙算”的强调 , 已经发生了颇为显明的变化 。
与陆游有所不同的是 , 南宋中期士人对于此类预言、灾期之说的批判 , 已经不再如陆游一般主要将批评的对象指向某些具体的道士 , 而是如刘浦江所言——试图“从学理上消解它们的价值 , 从思想上清除它们的影响” 。 在此 , 我们以同王朝国运关系甚密的太一巡行和“阳九百六”之说为例 , 作一较为深入的解读 。
然据笔者之见 , 上述之研究 , 似皆忽视了见载于张世南《游宦纪闻》中一则甚为重要的记载 。 在此书中 , 他用了很大篇幅来讨论太一巡行和“阳九百六”的问题 。 据其所言:“天地万物 , 莫逃乎数 , 知数之理 , 莫出乎《易》 , 知《易》之妙 , 惟康节先生(即邵雍) 。 其学无传 , 观《皇极经世书》 , 概可见矣 。 此外有所谓太乙数 , 能知运祚灾祥 , 刀兵水火 , 阴晴风雨;又能以之出战守城 , 傍门小法;亦可知人命贵贱 。 ”随后 , 他提到了渡江(即靖康之难)之后一位自北而来的免解进士王湜 。 此人潜心此术 , “作《太乙肘后备检》三卷 , 为阴阳二遁 , 绘图一百四十有四 。 上自帝尧以来 , 至绍兴六年丙辰 , 凡三千四百九十二年 , 皆随六十甲子 , 表以分野 , 如《通鉴》编年 。 前代兴亡 , 历历可考 。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