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耕耘24年一朝“翻车”,起底欧莱雅集团入华“上位”史( 二 )


瞄上小护士和羽西 , 欧莱雅集团“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业绩增长当前 , 欧莱雅集团并未松懈 。 一方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 另一方面也为应对来自宝洁集团的竞争 , 在快速引进品牌的同时 , 以收购见长的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市场寻找着新的“猎物” 。 知名中国本土护肤品牌小护士和羽西 , 很快走入了欧莱雅集团的视野 , 相关收购也引发了当时的舆论争议 。
资料显示 , 尽管欧莱雅集团凭借美宝莲和卡尼尔一举打入中国大众化妆品市场 , 但对于当时国内的市场环境而言 , 这两个品牌在价格和渠道上依然不够“下沉” 。 对此 , 盖·保罗曾在采访中表示 , 中国中小城市的消费者购买力正在日益增加 , 更渴望买到高品质的国际品牌 。 欧莱雅集团需要深入到乡镇市场 , 进一步将渠道往纵深化发展 。
另一方面 , 虽然当时欧莱雅集团旗下的品牌兰蔻 , 较宝洁集团旗下于1998年入华的SK-II在高端市场相对占据优势 , 但宝洁集团旗下另一品牌玉兰油(Olay)在中端市场的占有率却高于巴黎欧莱雅 。 此外 , 尽管宝洁集团在中国彩妆市场仍然乏力 , 但凭借海飞丝、舒肤佳、佳洁士等日化品牌 , 宝洁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整体表现较欧莱雅集团更优 。
在此背景下 , 价格低廉、消费基数庞大、网点分布广泛的小护士 , 成为了欧莱雅集团增进实力的“不二之选” 。 有数据显示 , 2003年时小护士的市场占有率近5% , 仅次于玉兰油和大宝 , 在全国共有2.8万个销售网点 。 另据欧莱雅集团年报 , 2003年小护士销售额约4000万欧元 。
经过四年马拉松式的谈判 , 欧莱雅集团终于在2003年12月“拿下”小护士 。 同时 , 欧莱雅集团还收获了小护士位于湖北的生产基地、管理团队以及所有的销售渠道 。 而小护士的创始人李志达 , 则在许诺不再从事同一行业后黯然退场 。
另一本土中高端品牌羽西 , 则是欧莱雅集团与宝洁集团都想收购的“香饽饽” 。 据数据 , 2003年羽西的销售额达3800万欧元 , 销售网点约800个 。 除提高市场占有率之外 , 东吴证券分析指出 , 收购羽西 , 可帮助欧莱雅集团更好地应对中国消费者对适合亚洲人肤质的产品的需求 。 另因宝洁集团也在和羽西洽谈收购事宜 , 故收购羽西也是一种防守策略 。
2004年1月 , 欧莱雅集团宣布将羽西纳入麾下 。 有报道称 , 2003年时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占有率名列第三 , 占比约6% , 而在2004年完成收购后 , 欧莱雅集团前进至第二名 。 得益于对小护士和羽西的收购 , 2004年欧莱雅集团中国销售额增长近两倍 , 亚太区总销售额同比增长17% 。
三次收购 , 三次“失败”
不过 , 在被欧莱雅集团收购后 , 小护士和羽西的发展并未如外界预料那样顺风顺水 。
资料显示 , 2004年欧莱雅集团完成小护士的收购后 , 便定下了8个月达到15亿销售额的庞大目标 , 而15亿元的销售额是小护士2003年销售额的近五倍 。 为实现这一目标 , 欧莱雅集团宣布推出小护士品牌与卡尼尔技术结合诞生的新品 , 并声称要将小护士通过卡尼尔的技术推向新阶段 。 然而 , 新品推出后 , 尽管欧莱雅集团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 , 但市场反响却不尽如人意 , 小护士的销售额也开始逐渐萎缩 。 如今 , 小护士这一品牌已“查无此人” 。 此外 , 与羽西相反 , 新京报采访人员查询发现 , 小护士自2004年并表之后 , 从未出现在欧莱雅集团年报的品牌具体介绍中 。
另一方面 , 借力小护士的卡尼尔是否取得了预想的效果 , 也要打上问号 。 在2004年至2008年的年报中 , 欧莱雅集团从未提及卡尼尔在中国市场的表现 , 直至2009年才在中国市场出现61.2%的增长 。 然而卡尼尔在短暂的辉煌后也并未延续增势 , 2014年1月 , 卡尼尔宣告退出中国市场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