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耕耘24年一朝“翻车”,起底欧莱雅集团入华“上位”史

新京报讯(采访人员 郑艺佳)作为1997年欧莱雅集团入华时推出的首批品牌之一 , 巴黎欧莱雅始终是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市场的中坚力量 。 而在近日 , 巴黎欧莱雅却因双11价格争议陷入舆论漩涡 。 入华24年 , 中国已然成为欧莱雅集团的第二大市场 。 经历此番风波后 , 欧莱雅集团距离实现“让每一名中国女性拥有一支唇膏”的梦想 , 还有多远?
入华24年 , 欧莱雅集团想让每名中国女性都拥有一支唇膏
或许还有北京居民记得 , 在2000年 , 巴黎欧莱雅在繁华的王府井街头打出的巨幅广告 。 广告上 , 一边是中国影星巩俐 , 另一边是德国超模克劳迪娅·希弗 。 一中一西两位明星 , 配合那句经典的广告语“你值得拥有” , 成为了欧莱雅集团入华的“标志” 。
资料显示 , 1997年 , 欧莱雅集团携巴黎欧莱雅、兰蔻、美宝莲等品牌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 而在此之前 , 欧莱雅集团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了近10年的调研 , 并分别在上海、苏州设立产品研究部和美容护肤研究所 , 研究中国人的肤质和发质 。
关于欧莱雅集团入华的经历 , 有一个人不得不提 , 那便是前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Paolo Gasparrini , 于2013年去世) 。 入华之初 , 盖·保罗便喊出了一个口号:“让每一名中国女性拥有一支唇膏 。 ”
然而 , 相较于宝洁等上世纪80年代便已进入中国的日化集团 , 欧莱雅集团入华的时间并不算早 。 如何实现这一口号 , 成为欧莱雅集团面对的紧要问题 。 盖·保罗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 , 便是“价格” 。
据了解 , 盖·保罗在华采取的是品牌“金字塔”战略 , 将品牌从高端、中端到大众分为金字塔的塔尖、塔身和塔基 。 兰蔻是位居塔尖的高端品牌 , 巴黎欧莱雅为塔身的中端品牌 , 塔的基地的受众便是工薪阶层 , 平价美妆品牌美宝莲也随之成为突破口 。
此外 , 在入华之初 , 欧莱雅集团便开始开展本土化战略 。 区别于落子广东的宝洁集团 , 欧莱雅集团于1996年在苏州建立生产工厂 , 其后才开始在广东等地设立分公司 。 来自本土的供应链保证了美宝莲在华更低的生产成本 , 降低的成本也进一步反映在价格中 。 有消费者回忆 , 在入华之初 , 美宝莲的口红一支卖三十余元 , 广受刚出校园的女大学生欢迎 。 盖·保罗也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 , 美宝莲和欧莱雅在华的价格低于美国等市场 。
另一方面 , 欧莱雅集团在营销上不遗余力 。 1997年 , 巩俐受邀成为巴黎欧莱雅代言人 , 目前巩俐已与欧莱雅合作24年 。 巴黎欧莱雅的广告语“你值得拥有” , 也通过电视和线下广告走进了千家万户 。
在1997年首发三大品牌后 , 欧莱雅集团的其他品牌也迅速跟进 。 1998年 , 欧莱雅集团引进药妆品牌薇姿 , 填补了中国药妆市场的空白;1999年引入法国护发品牌卡诗 , 2000年引入高端护肤品牌赫莲娜 , 2001年引入护肤品牌碧欧泉 , 2003年引入法国护肤品牌卡尼尔 , 2008年引入乔治阿玛尼彩妆……迅速完成了金字塔从大众品牌、中端品牌到高端品牌的全面布局 。
截至目前 , 入华24年的欧莱雅集团 , 共向中国市场引入了25个品牌 , 并在中国建有1个研发中心、1个培训中心、2个工厂以及5个配送中心 。
欧莱雅集团的本土化策略很快见到了效果 。 据欧莱雅集团年报 , 2003年 , 巴黎欧莱雅、兰蔻和薇姿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65%、72.5%和57% , 增幅均位居各主要市场之首 , 美宝莲2003年在华的口红销量更是增长了两倍 。 欧莱雅在公告中骄傲地表示:“我们离‘让每一名中国女性拥有一支唇膏’的目标近了一点 。 ”另据当时的报道 , 盖·保罗曾公开宣布 , 2003年欧莱雅集团在华销售额达15亿元 , 并首度实现盈利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