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对话|建筑师高长军谈建筑材料:回归最初的“庇所”( 二 )


另外 , 我也是希望装置的创作能够考虑到作品的互动性和体验性 。 “庇所”这个概念结合到具体的材料 , 其实是每个人都会有所联想的 , 期待最终大家都会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联想和解读在作品当中用某种方式呈现出来 。

玻璃对话|建筑师高长军谈建筑材料:回归最初的“庇所”
文章图片

往年“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现场
澎湃新闻:这次的材料既有竹和砖这些相对传统的材料 , 也有玻璃和膜这样的现代材料 , 在您看来他们是怎样共存在现在的建筑场景当中?
高长军:这个问题还挺有意思的 , 如果是从大众的视角来理解 , 确实会有类似的固定印象 。 它其实有点类似于在讨论文化意向和历史溯源 , 或者是希望从材料最原始的制作方法上来认知 。 其实无论是今年用到的陶砖、竹材、不锈钢、膜材、玻璃 , 还是去年用到的钛锌板、陶管等等 , 这些材料都是在今天的建筑工业体系当中非常成熟的产品 , 它本身不存在功能性层面的极端差异 , 而文化性的差异实际上也发生了变化 。
比方说这次用到的不锈钢 , 我最开始看到它的产品介绍时很意外地发现它最突出的应用场景 , 是因其曲面的加工能力而用于佛像雕像制造 。 尽管人们可能会觉得它是一个很现代的材料 , 但它的这个特殊应用场景给人带来的印象其实又在更类似于传统意向的事情上 。 玻璃的历史就更久了 , 它其实并不是一个多么年轻的材料 , 甚至在故宫里的一些房子也有玻璃窗的应用 , 跟今天我们会见到的苹果店大玻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而由竹材衍生而来的各种复合材料 , 性质上更是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 它的广泛应用与竹子本身作为传统意向带给人的感觉可以说是迥然不同的 。
所以材料本身所能传递的现代感或传统感已经在实际使用中发生了变化 , 这些感知不见得是靠特定材料被实现的 , 更有赖于建筑师的创作传递 。 我认为材料前面的定语或者状语可能是更有助于建立感知的 , 例如它是什么竹、它是什么砖 , 这也是现在这些材料比较有意思的地方 , 借由CADE这类活动有更多的材料会被展现出来 , 被应用在实践当中 。

玻璃对话|建筑师高长军谈建筑材料:回归最初的“庇所”
文章图片

往年“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现场
澎湃新闻:这让我想到 , 最近在MoMA举办的中国建筑展是以“重复使用、再生、回收”作为主题的 , 其中包括了对于中国建筑师使用在地性的传统材料进行实践的肯定和强调 。 联系您刚才说的材料在传统和现代场景中的应用 , 这是否会是一个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您是怎么看的?
高长军:这个问题可以解读的视角很多 。 如果只是讲材料的话 , 不管是从经济性或从文化性的角度来讲 , 使用一些具有地方特征的材料本身是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方法 。 需要更深入去讨论的可能是这些在地材料的获取和使用在整个创作实践的流程当中是否合理 。
比如有一些建筑师在我国的一些山村地区会做带有帮扶性质的项目 , 有时候限于预算和交通条件 , 他们就会选用当地熟悉且便宜的夯土技术 , 进而呈现出当地人也比较熟悉的空间场景 , 这是一个合理且通行的路径 , 我觉得不宜把它联系到某一种特别固定的印象上去 。

玻璃对话|建筑师高长军谈建筑材料:回归最初的“庇所”
文章图片

往年“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现场
澎湃新闻:回到这个材料装置展 , 您认为它有怎样的意图和意义?
高长军:首先我想说 CADE博览会活动本身 , 它和我们之前参与的这种展览是有些差异的 , 简单点区分就是展览与展会两个概念 。 展会最早和贸易交流、新技术发布是息息相关的 。 从19世纪开始流行起来的世界博览会 , 后来逐渐固化和发展变成了这样一个根据领域分类召开 , 大家在自己的摊位里展示成果和产品 , 进行促成贸易的短期集会 。 而策展这个概念大概是17世纪以来随着私人博物馆、美术馆的兴起和开放而产生的 。 从某种意义上讲 , 展会和展览的差异在于链接的不同资源和促成的不同交易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