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个体主义坚持还原论, 也就是把整体还原为原子式个体, 这是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产物 。方法论整体主义是当代 (20世纪以来) 的产物, 与有机论 (机体论) 、系统论思潮的兴起密切相关, 是对还原论 (方法论个体主义) 的反拨 。从此, 二者各执一端, 互不相让 。阿尔都塞结构主义对萨特存在主义的批评, 就体现了方法论整体主义与方法论个体主义各自的偏执 。分析马克思主义者埃尔斯特、罗默等更是凸显了马克思思想中方法论个体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的内在张力 。近20年来, 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强调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 无疑是受了方法论个体主义的影响 。
在近代及以前, 方法论整体主义更多体现在社会 (共同体) 思想方面, 共和主义是方法论整体主义的代表性政治哲学思潮 。当然, 在卢梭那里, 已经出现社会思想方面方法论个体主义与方法论整体主义交融的情况 。一方面, 卢梭沿用了英国经验主义契约论传统, 这是典型的方法论个体主义 。另一方面, 卢梭不满于市民社会中的原子式个人, 而向古典共和主义回归, 强调公民德性以及好社会 (共同体) 对公民德性的前提性作用 。在卢梭那里, 社会契约有两个层面, 一个是不好的社会契约 (被骗子哄骗而达成的社会契约) , 一个是卢梭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契约 (以古代共同体为原型)。黑格尔通常被看作是方法论整体主义者 。这适用于《法哲学原理》和《哲学百科全书》时期的黑格尔 。在《精神现象学》中, 黑格尔是以独特的方法论个体主义来解释社会历史现象 。在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 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影响 。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对社会历史现象 (即客观精神) 的解释, 预示着当代的博弈论思想 (恩格斯晚年称之为“合力论”)。与契约论对“整体”的还原论解释不同, 博弈论强调诸个体之间的斗争 (基于理性计算的博弈) 及其均衡状态 。博弈论是对交往抽象和历史逻辑的最好说明 。每个个体都对均衡状态有所贡献 。均衡状态既是每个个体意志 (心、兴趣) 的实现, 又不是其完全实现 。这种均衡状态形成既有的“势力”“秩序”“现实性”“事情本身”等 。根据黑格尔的论述, 每个个体既面对既有的“秩序”, 又会不断改变着既有“秩序” 。由此可见, 黑格尔强调个体与整体 (秩序) 的双向互动 。因此,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既不是彻底的方法论个体主义, 也不是严格的方法论整体主义 。不过,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 完全倒向从整体 (作为绝对精神、代表理性和普遍性的自由意志和国家理念) 推演出个体 (从抽象人格到市民再到人的自我实现) 的方法论整体主义进路上了 。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还是把个体直接等同于类, 在随后写作的《穆勒摘要》中就吸收了黑格尔关于个体与整体双向互动的辩证法思想, 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其作了进一步发展:个体之间的斗争让位于现实的人的生活过程 。现实的人的生活不是原子式个人的生活, 而是诸个体基于分工的共同活动生活 。这种共同活动最初是在家庭内部 (性别分工) ,后来进一步发展出没有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的共同活动 。就像一加一大于二, 共同活动必然产生出超越 (即不能还原为) 个体的新的普遍性 (整体) , 如意识 (观念) 、语言、道德规范、宗教、各种建制 (制度) 、秩序、结构、社会、国家, 等等 。这些实体化的新普遍性 (整体) 一旦固化, 又对个体行为具有规范作用 。
表面看来, 共同活动也是个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对于契约论, 博弈论关于个体互动产生均衡状态的思想无疑是很大的进步, 唯物史观也确实承认阶级斗争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但博弈论把“交往”看作是基础, 而没有深究交往背后的基础是生活和生产 。相对于交往, 生活和生产是更基础性的方面 。“整体”不仅是交往的产物, 更是生活和生产 (共同活动) 的产物 。以博弈论为基础的理性选择理论已经离唯物史观很近了, 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新制度主义代表人物斯诺的制度变迁理论既强调制度决定论, 又强调理性的个体在制度变迁中的主体性作用 。但理性选择理论毕竟是以原子式理性人为活动主体、以方法论个体主义为基础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鲁姓好听稀少的女孩名字
- 鲁姓带朵字女孩的名字
- 读懂中国丨皮姆:在中国实现梦想
- 有文化底蕴的鲁姓男孩名字
- 姓鲁以涛字开头的男孩名字
- 姓鲁女生优雅名字推荐 鲁姓来源和好听女生名字
- 鲁姓男生五行命理名字 鲁姓氏的来源和名字选集
- 鲁姓带荣字男孩的名字
- 鲁姓的男孩免费起名 鲁姓的男孩名字
- 我那“幼稚”的爸爸……丨芳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