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重申报”阶段的“非遗后时代”

摘要:在非遗从“再申报”到“再保护”的“后非遗时代”,传统民俗面临信息化“全媒体转向”当代文化的传播与“视觉转向” 这样的媒体生态 。要在传统与现代、世俗与神圣、地方与全球、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传统民俗等“后非遗时代”等诸多对立统一的生存要素之间取得更好的发展如泰山庙会,必须符合媒体社会的真实语境,以及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全媒体转向”和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的媒体生态,为了提高社区的参与度,从交流的内容、主题和平台等方面 。、传播形式等方面进行更加多元化的综合传播 。
关键词:“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俗;泰山庙会;生存环境;综合沟通
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入中国 。十年来,先后评选出40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世界、国家或省、市、县各级上市 。于是,在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下,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活动都在大力开展,已成为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国人对民俗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的重新评价和认识 。与此同时,“民俗文化”的概念几乎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所取代和提及 。民俗文化“传承”过程是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机制进行的一系列标准制定、价值评价和符号构建,其本质是“遗产领域知识话语的介入过程” 。正如高秉忠所指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为民间信仰正名,使其在公众认知中回归本源地位,进一步使庙会、地方宗教等纳入“公共文化” 。列 。
庙会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真正源于民间,依靠庙宇在不同地域风情的土地上繁衍繁衍的文化现象 。说,“去庙会”也成为了很多中国人的文化记忆 。刘铁良说,中国城乡庙会是汉族民间宗教的基本修行方式之一,具有祭神和祭市的双重目的 。大多数庙会不仅是人们感谢神明、祈求纳吉的地方,也是欣赏和体验当地传统民俗文化、开展商业活动的场所 。叶涛这样描述庙会的性质:“庙会是由信仰的力量产生,然后在信徒的积极参与下发展起来的 。庙会本质上是一种信仰文化 。,衍生出庙会的依恋特征,即庙会活跃的文化娱乐和商业交易的内容 。”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由当地人代代相传的庙会规模不一,或设在繁华的城市或名山、乡村 。它们都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不少被列为不同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泰山庙会,始创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于元明清,民国时期,流传千年 。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中国民间文化的大舞台,是世界庙会文化的典型代表 。人们认识到,正是由于古人对泰山的崇敬和对东岳帝、碧霞元君的崇拜,以及历代帝王在岱庙举行封禅大典、佛教宗教活动、道教泰安的传统民俗,以及人们上山烧香的活动 。于是,傣族庙区形成了以祭祀活动、贸易活动和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庙会 。2008年,泰山庙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泰山文化中普通民众参与度和互动性最高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跃形式 。
冯继才在2011年提出了“后非遗”的概念 。他认为,非遗认定完成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任重道远 。当“我们进入‘后非遗’时代,即‘非遗’认定完成后的时代”,“在基本完成‘非遗’抢救鉴定后,“我们已经完成了,我们不再关心它的去向 。是吗?当然不是 。”当非遗保护作为“运动”的热潮退去时,冯骥才先生提出的问题和他给出的否定回答始终适用,提醒我们理性认识“后非遗”中的传统民俗时代”就像一把悬在天花板上的剑 。现实的图景,带着危机感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一些已经出现的现象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