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木雕佛像为什么要雕一个方孔 木雕佛像背后为什么会留个洞( 五 )


髻珠
在佛发上还有一个往往被人忽视的细节 , 即是髻珠 。 后秦鸠摩罗什(344-413)译《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中的七种譬喻之一 , 就名为顶珠喻 , 说髻珠为轮王髻中之珠 。 又同经“从地涌出品”说 , 转轮圣王征讨诸小王国 , 对有战功者赏赐聚落、城邑 , 乃至衣服、饰物或诸珍宝、象车、奴婢 , 唯独髻中明珠不能轻易示人 。 这部《法华经》是佛陀的最高说法 , 就如同髻珠一样是最高的佛法 , 故应珍重此经 。 可知髻珠乃是一种比喻 。
在造像上 , 北朝的石像和金铜佛像上偶然可见在佛发的正面有一组右旋轮状发 , 似乎表现的就是髻珠 , 但并不普遍 , 大多数佛像发型仍是磨光式或旋纹式或螺发式 , 髻珠并没有出现 。 所以这个圆形珠是为了符合经典中所云的髻珠而设 , 还是右旋轮状的佛发在形式上的美化需要 , 尚可再分析 。
目前可见髻珠出现最早之例 , 是北响堂山第2窟和第3窟主尊佛像已饰有此物 , 又济南四门塔东魏武定二年(544)石佛坐像的佛发上也可见到 , 但尚不普遍 。
大量出现髻珠的例子是在唐代 , 此时髻珠位于肉髻和底发之间 , 如半圆形或椭圆形 。 较早有明确纪年的例子 , 可见于河南嵩山永泰寺“唐永泰寺之碑”(天宝十一年 , 752年)的背面线刻佛像上 , 髻珠呈扁长形 , 横置于肉髻和底发之间 。 (图10)斯坦因发现的原敦煌莫高窟第17窟刺绣“灵鹫山说法图”(241×159.5厘米 , 大英博物馆藏) , 被定为8世纪唐代所绣 。 释迦佛肉髻高圆 , 在肉髻和底发间明显出现了一个髻珠 。 (图11)又有唐代石雕佛倚坐像(美国火奴鲁鲁艺术学院藏) , 按风格分析应为武则天时代的公元700年前后所雕 , 尽管是旋发 , 但圆珠赫然可见 。 甚至唐代的观音像 , 在束发正中也可见一圆珠 。 (图12)

古代木雕佛像为什么要雕一个方孔 木雕佛像背后为什么会留个洞

文章插图
时代越晚 , 髻珠越大 。 五代、宋之时 , 髻珠已成为佛发的组成部分 , 不可或缺 。 而明清的佛像特别是江浙地区的木雕上 , 髻珠大而显 , 多呈椭圆形 , 在加彩像上可见被染成红色 , 极为醒目 。 (图13-18)也即是说 , 此细节特征最早偶见于北朝 , 盛唐 , 到中晚唐、五代时流行 , 宋明时依然可见 。 时代越晚 , 髻珠越大 , 由早期的椭圆形发展为正圆形 。
南京栖霞山石窟有二尊单尊的石佛立像 , 着包覆双肩的通肩式大衣 , 站立于圆形覆莲台座上 。 其头部轮廓圆缓 , 有文章认为与《历代名画记》所谓张僧繇的“面短而艳”的画风相似 , 从而判断像应是南朝所雕 。 实际上 , 抛开别的造像特征不谈 , 光从佛像的发式上分析 , 也可判断此像的时代也绝非南朝所雕 。
佛头为螺发 , 肉髻低缓 , 与底发的界限不明显 , 重要的细节是肉髻和底发之间出现了一个硕大的圆形髻珠(图19) 。 从面相看 , 应是元明时代之物 。 而从衣饰等形式判断 , 应是晚唐五代之际所雕 , 可能与栖霞山舍利塔大致同时 。 佛像颈部有接痕 , 头部可能是后代修补而成的 , 因此显得稍大 , 这样一来 , 自然也就与所谓张家样“面短而艳”的特征印证了 。

古代木雕佛像为什么要雕一个方孔 木雕佛像背后为什么会留个洞

文章插图
由上举之例可知 , 在东魏北齐时髻珠已见滥觞 , 但仍属风毛麟角 , 这个不起眼的细节 , 实际上是断代上不可忽视的特征 , 断颈的佛头 , 往往一眼就可凭此髻珠有无、位置及形式等推断出其大致时代 。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仿制的山东北朝青州石佛 , 有的竟出现了髻珠 , 遍查青州北朝的石佛 , 从来没有带髻珠之例 , 仅此一端 , 也可证此像靠不住 。 (图20)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