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木雕佛像为什么要雕一个方孔 木雕佛像背后为什么会留个洞( 三 )



古代木雕佛像为什么要雕一个方孔 木雕佛像背后为什么会留个洞

文章插图
古代木雕佛像为什么要雕一个方孔 木雕佛像背后为什么会留个洞

文章插图
卢舍那大佛(波纹式发型)
三、螺 发
螺发是起源于印度中部的马土腊地区的佛发形式 , 相继成为印度南部包括狮子国(斯里兰卡)以及后来广布于东南亚地区佛像的常用手法 。

古代木雕佛像为什么要雕一个方孔 木雕佛像背后为什么会留个洞

文章插图
马土腊 佛立像 4世纪
在印度的马土腊地区和萨尔那特地区的3—5世纪的石雕佛像上发式都是螺发 , 发纹一般都是右旋的 。 在犍陀罗4—5世纪的石雕上 , 也偶见螺发的佛像 , 一般认为这是受了中部印度马土腊佛像的影响 , 因为贵霜王国的冬都在马土腊 , 两地因贵族的迁徙 , 文化上自然会互相影响 。 (图1-3)

古代木雕佛像为什么要雕一个方孔 木雕佛像背后为什么会留个洞

文章插图
在早期所译的佛经中 , 螺发不属于三十二相之一 , 如《大智度论》卷四有:“齿齐相”、“顶髻相”、“牙白相”、“师子颊相”、“真青目相”、“牛眼睫相”、“白毛相”等等 , 内中并没有提及头发的形式 。 但《方广大庄严经》三十二相 , 八十种好 , 则有:“一者顶有肉髻 , 二者螺发右旋 , 其色青绀” 。
这里将螺发列为第二相 , 其原因很可能是《大智度论》是鸠摩罗什在4世纪后秦时译出的 , 而《方广大庄严经》是唐代武则天时的地婆珂罗译出的 , 鸠摩罗什是龟兹人 , 地婆珂罗是中印度人 , 螺发正是中印度佛像的特点 。 实际上 , 佛经记载的内容 , 很大程度上与佛经开首的第一句“如是我闻”即弟子们的听闻有很大关系 , 它决定了佛经的主要宗旨以及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
我国最早出现的有确切纪年的佛像是北魏太安元年(455)张永造石佛坐像(高35.5厘米 , 日本藤井有邻馆藏)和太安三年(457)宋德兴造石佛坐像(高41.5厘米 , 日本私人收藏)以及延兴二年(472) 张伯和造石佛坐像(高33.5厘米 , 日本大和文华馆藏) 。 这三尊像都是螺发 , 砂岩雕凿 , 据知原出于大同云冈石窟附近 。 从各方面判断 , 这三尊像不是赝品 , 仔细观察佛发 , 也没有后代修改的痕迹 。 即是说 , 在云冈石窟开凿的公元460年前后 , 平城一带已经出现了单尊的螺发佛像 。 但除了这几尊螺发佛像外 , 同时代的佛像绝大部分采用的还是磨光发式 , 螺发佛像不论是在石窟内还是除此之外的单尊像上都难得一见 , 可以说似乎是个有悖于时代潮流的现象 。 (图4-6)

古代木雕佛像为什么要雕一个方孔 木雕佛像背后为什么会留个洞

文章插图
水野清一氏为这几尊早期螺发石佛像提供了这样的背景 , 即《释书·释老志》中所记载的:
太安初 , 有师子国胡沙门邪奢遗多 , 浮陀难提等五人 , 奉佛像三到京都 。 皆云备历西诸诸国 , 见佛影迹及肉髻 , 外国诸王相承 , 咸遗工匠 , 摹写其容 。 莫能及难提所造者 , 去十余步 , 视之炳然 , 转近转微 。
即师子国(今斯里兰卡)五名僧人了三尊佛画像来到平城 , 宣称经由西域时看见了佛影迹及肉髻的灵异现象 , 当时 , 各国的工匠都来西域摹写佛影迹及肉髻的佛像 , 但都不及浮陀难提临摹的佛像好 , 远去十余步看形象逼真 , 越近反而越不清楚 。
这段史实很值得注意 , 难提等人带来的宣称在西域临摹的佛像图样很可能在平城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 并互相传摹 , 形成了一股西域佛影瑞像崇信的声势 , 影响很大 , 所以《释老志》才会加以记载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