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周易学 白话周易知乎( 五 )


至于明末清初 , 佛教中的大师 , 如 益和沿所著的《周易禅解》、道盛和尚的《金刚大易 衍义》等 , 都从唐末曹洞宗的爻象思想所开发 , 虽别有会心之处 , 但究竟不能列入易学的正 宗 。 但上述四宗所涉及的易学 , 都以象数为主 , 比较偏向于固有的科学性质 , 素来不为寻章 摘句 , 循行数墨的学者所能接受 , 因此在过去的学术专制时代中便被打入江湖术士的方伎之 流 , 无法有所增益与发明 , 颇为可惜 。
事实上 , 《易经》学术思想的根源 , 如果离开象数 , 只是偏重儒理 , 对于中国文化来说 , 未免是很大的损失 。 古人所谓“象外无词” , 也便是这个意思 。 如果潜心研究象数的易学 , 配 合科学思想的方法 , 相信必有更新的发现 , 很可能会替中国文化的前途 , 开发更大的光芒 。 古人虽然也有这种企图 , 但始终不敢脱离前人的窠臼 。 例如焦延寿的《易林》 , 京房的《易传》 , 南宋以后邵康节的《皇极经世》 , 以及假托邵康节所著的《河洛理数》 , 明代术数家们所著的 《太乙数统宗》等易书 , 虽然对于易数易学别有心得 , 完全不采用《周易》的原意 , 大胆地 创造卦爻辞例 , 便仍困于灾祥休咎的观念 , 演唱会作人事吉凶的判断 , 并未扩充到仰观天文 , 俯察地理 , 串通万物之情的境界 。
清代的儒者 , 研究易学的风气颇盛 , 如王船山、惠栋、江永、焦循等 , 都有专著 , 唯仍 多依违于汉 , 宋儒易的范围 , 为清代的经学生色不少 , 如近人杭辛斋、沿秉和颇得数的效用 , 亦自成家 。
易学的精神
唐、宋以后的易学研究 , 应该说又建立了另一 “三易”之说 。 这个新的“三易”观念 , 也是说明秦、汉以后以至现代的易学内涵“理、象、数”的三个要点 。 如果用现代的观念来 说 , “理”便是类似于哲学思想的范围 , 它是探讨宇宙人生形上、形下的能变、所变与不变之 原理 。 “象”是从现实世界万有现象中寻求其变化的原则 。 “数”是由现象界中形下的数理 , 演绎推详它的变化过程 , 由引而知人事与万物的前因与后果 。 反之 , 也可由数理的归纳方法 , 了解形而上的原始之本能 。
再来综合这三种内涵的意义 , 便可知“《易》理”之学 , 是属于哲学性的 。 “象”、“数” 之学 , 是属于科学性的 。 总而言之 , 完整的易学 , 它必须要由“象”、“数”科学的基础而到 达哲学的最高境界 。 它并非属于纯粹的思想哲学 , 只凭心、意识的思惟观念 , 便来类比推断 一切事物的 。
宇宙万象 , 变化莫测 。 人生际遇 , 动止纷纭 。 综罗易学“理、象、数”的明辩 。 《礼记? 五经解》中 , 提到易学的宗旨 , 便说:“洁静精微 , 《易》之教也 。 ”所谓“洁静”的内涵 , 同 时具有科学性周密明辩的作用 。 但在明辩理性之间 , 倘使不从沉潜静定的涵养而进入易学的 境界 , 稍一走向偏锋 , 便会流入歧途 , 自落魔障 。 故《经解》中 , 又说到易学的偏失 , 很可 能会“使人也贼” 。
从“理、象、数”的精华来看易学 , 由乾、坤两卦开始 , 错综重叠 , 旁通漫衍 , 初从八 卦而演变为六十四卦 。 循此再加演绎 , 层层推广 , 便多至无数 , 大至无穷 , 尽“精微”之至 。
如果归纳卦爻内在的交互作用 , 便可了解六十四卦的内容 , 只有专长、坤、复、睽、家 人、归妹、渐、娠、、解、蹇、颐、大过、未济、既济等十六卦象 , 在六十四卦的内在交 互中这十六卦象 , 每卦都出现四次 。
再由此十六卦而求其内在交互的作用 , 便只有乾、坤、既、济、未济四卦 , 每卦各出现 十六次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