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诗文丛》总评:当代诗词创作如何振兴中华传统诗歌?

序言:近日,由朵金轩文化传媒见诗如面工作室和《蓝草》诗刊共同策划、倾力打造的《蓝·诗文丛》第一辑于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丛书由李天靖、阿尔丁夫·翼人、向以鲜、芳竹(新西兰)、纳兰明媚(澳大利亚)、解非、王舒漫、施施然、查曙明、兰心、王召旻等诗人、作家、评论家、艺术家担任顾问,由乡土诗人李富元、诗歌出版编辑其飞和《蓝草》诗刊总编海乐联合主编,由诗人、作家郝书许、司舜和夏增高共同担任副主编,由知名设计师姚美倾情装帧设计 。
在定义该系列丛书出版的目的和意义时,策划者特意将本套书出版的主题明确标为向新诗百年献礼 。这种特殊的定义意味着古典传统诗词对现代诗歌文体的再接纳 。为什么说是再接纳呢?因为在中国新诗百年的重要历程中由最先的诗歌革命及其对传统诗词的革新行动,不断演变为对古典诗词的接纳与兼容的流变状态 。
随着《蓝·诗文丛》系列之《安静的眼睛》《当代诗词精选精评》《让灵魂跳舞——笔墨情调2017年诗歌集》 《来自时光深处的约定》《初心依旧》《红月亮诗刊年度精选集2016年卷》《蓝色的原野》等关于中华传统诗词复兴标志性诗集的出版发行,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回归,也看到了现代诗歌正在逐步走向与传统诗词协同并进的全球性文化一体化的预言式曙光正在闪烁 。
当然,我们在原则立场并不反对西方现代诗歌在中国的普及与扩张 。但是,当西方自由诗歌一开始进入中国文化及诗歌大门的时候它就犯下了一个极其严重的定位性错误 。因为它并不是以一种单纯的文学形式在中国登场的,而是抱着改革中国文化层面的目的来到中国的 。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因为直到现在,我们还将西方国家自由诗歌在中国的登陆形容为中国新文化的成果及革命性标志 。文化革命等同文学革命,是《蓝·诗文丛》给我们提出的一个划时代的重要命题 。
一、在这个浮躁的文化时代中,我们已经很难从诗歌中寻找到本应属于诗人的那种发自内心世界的安宁与安静的文化气息及人文气息了 。而这次编委会在《蓝·诗文丛》组稿第一辑的过程中,就明确提出在这个缺乏安静与安宁的文化时代里,需要以理性的态度召唤安静与安宁的回归 。由其飞编著的《安静的眼睛》被收录在七个分册之中 。从书名来看,这种呼唤安静文化气息重归的目的就非常明确 。
《安静的眼睛》是其飞的个人首部诗歌及评论集,全书分为上下两篇,精选了他近两年创作的作品,上篇《见诗如面——诗的漂流瓶》包括48首诗,下篇《见面如诗——打开诗的漂流瓶》是诗歌评论,包含诗简评、诗集评论等共31篇 。该书由著名诗人、评论家李天靖作序,由解非、林火火、秦菲、约翰·弗雷明(英国)、王舒漫、查曙明等诗人推荐 。
“诗人其飞的诗歌对自然、历史、哲学、宗教和生命做更深入的思考,执著于直接参与社会生活,…… 有温度、有气息、有个性、有痛感,…… 他的诗歌具有纯正的抒情品质,激情洋溢,诗意隽永,笔法灵活多变,自觉的修辞意识和对音韵感的不懈追求蕴含了汉语独有的简约与儒雅 。”(当代诗人、理论家、诗评家、黑龙江省文联副  解非)“他的诗歌评论从文本出发,真挚、细腻、富有意蕴 。在诗中他矢志用行动践行:‘用干净的手,用余生收割诗歌、阳光’ 。”(诗人、诗评家李天靖)
实际上,当现代新诗在百年之前以新文化的名义登陆中国的时候,中华传统诗词遭遇了自《诗经》以来最大的冲击与颠覆 。但是,这种违背中华传统诗歌文化的所谓革命,注定是一个关于诗歌分类的文学命题而不是主流,因为它始终不能成为替代中华传统诗歌出现的主流诗歌运动 。古典诗词与现代诗歌能够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着兼容性的协调发展,不仅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整个人类文化进程的需要 。其飞诗如其人,谦逊而博学多才的本质,是促使他呼唤安静诗歌场域的根本动力 。温度使他的诗歌具有恰如其分的客观性及其观察现实生活的立体态度,平和气息使他的文化态度始终保持在一个具有均衡状况的安静立场,拒绝浮躁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