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7月19日 《辽宁日报》报道张铁生白卷事件


【1973年7月19日 《辽宁日报》报道张铁生白卷事件】48年前的今天,1973年7月19日,在毛远新的一手策划下,《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连同“编者按”以大字号标题和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在《辽宁日报》上发表了 。接着《人民日报》等主要报刊都以显著位置全文转载 。

1973年7月19日 《辽宁日报》报道张铁生白卷事件

文章插图
 
1973年7月19日,在毛远新的一手策划下,《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连同“编者按”以大字号标题和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在《辽宁日报》上发表了 。接着《人民日报》等主要报刊都以显著位置全文转载 。张春桥大加喝彩,说什么文化考查“这样搞法,把无产阶级寄于希望的青年卡在门外,使修正主义有希望,无产阶级没有希望” 。毛远新则大叫“在今天,我们刚刚着手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现象,居然有人千方百计逼迫工农兵去适应旧的教育制度,这实在是大有资产阶级反攻倒算之嫌” 。一时间,《答卷》成了“反潮流”的“代表作” 。张铁生则被奉为“反潮流”的“英雄” 。想靠上大学找出路,想出人头地的张铁生经江青、毛远新一伙的吹吹捧捧之后,果然成了江青一伙手中“有棱有角”的打人的“石头” 。而毛远新在这一事件中的表现,则受到江青等的称赞 。
那么这封信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尊敬的领导:书面考试的进行就这么过去了,对此,我有点感受,愿意向领导上谈一谈 。
本人自1968年下乡以来,始终热衷于农业生产,全力于自己的本质工作 。每天近18小时的繁重劳动和工作,不允许我搞业务复习 。我的时间只在27号接到通知后,在考试期间,忙碌地翻读了一遍数学教材,对于几何题和今天此卷上的理化题眼瞪着,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不愿没有书本根据的(地)胡答一气,免得领导判卷费时间 。所以自己愿意遵守纪律,坚持始终,所以愿意老老实实地退场 。说实话,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法外的浪荡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而有着极大的烦(反)感,考试被他们这群大学迷给垄断了 。[他们的自由生活和为个人的努力,等于了我的为人民热忱忘我的劳苦工作和诚恳的心 。人们把我送到这里来,谈些什么呢?总觉得实在委曲(屈) 。]在这夏锄生产的当务之急 。我不忍心放弃生产而不顾为着自己专到小屋子里面去,那是过于利己了吧 。如果那样将受到自己为贫下中农事业的事业心和自己自我革命的良心的谴责,有一点我可以自我安慰,我没有为此而耽误集体的工作,我在队里是负全面、完全责任的 。喜降春雨,人们实在的忙,在这个人与任何利益直截(接)矛盾的情况下,这是一场斗争 。(可以说)我所苦闷的地方就在这里,几个小时的书面考试,可能将把我的入学资格取消,我也不再谈什么,总觉得实在的有说不出的感觉,我自幼的理想将全然被自己的工作所排斥了,代替了,这是我唯一强调的理由 。
我是抱着新的招生制度和条件来参加学习班的 。至于我的基础知识,考场就是我的母校,这里的老师们会知道的,记得还总算可以 。今天的物理化学考题,虽然很浅,但我印象很浅,有2天的复习时间,我是能有保证把它答满分的 。自己的政治面貌和家庭社会关系等都清白[如洗,自我表现胜似黄牛],对于(我)这个城市长大的孩子,几年来真是锻炼极大,尤其是思想感情上和世界观的改造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飞跃 。在这里我没有按要求和制度答卷(算不得什么基础知识和能力),我感觉的并非可耻,可以勉强的(地)应负(付)一下嘛,翻书也能得它几十分嘛!?(没有意思)但那样作(做),我心是不太愉快的 。我所感到荣幸的只是能在新教育制度之下,在贫下中农和领导干部们的满意地推签(荐)之下,参加了这次学习班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