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名词解释与文化相对论的关系( 四 )


四、调整功能
通过民间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获得调节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的功能 。
民俗的娱乐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人类创造文化是为了享受它 。人不可能日复一日地无休止地工作,必须适时进行适当的娱乐活动,休息体力,调整精神 。享受劳动成果,从事求爱、社交等活动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节庆、游戏、文艺、体育等民俗,它们是人类生活的调节器 。
民俗也有宣泄作用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个体的生物本能必须在群体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无论是身体上的压抑民俗文化有哪几类,还是心理上的压抑,对人类来说都是一种毁灭性的力量 。如果不发泄到一定程度,一旦抑郁症积聚、集中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 。一些民俗就是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比如古希腊罗马的酒神节,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喝酒狂欢,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禁忌在这个时候被打破 。
民俗也有补偿功能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的各种需求,往往在民间传说中得到补偿 。恩格斯在谈及德国民间故事时曾说过:“民间故事让农民完成了白天的辛勤劳动,晚上累了回来时,他是快乐的、精神振奋的、安慰的,使他忘记了自己 。他荒芜的劳作田野到郁郁葱葱的花园 。”
3、民俗事件可以分为哪几类?
(1)物质民俗:指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的过程中重复的、有规律的活动,以及由此活动产生的产品形态类型 。
(2)社会民俗:又称社会组织和制度民俗,是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习惯性社会关系体系,涉及从个人到家庭、家庭、村庄、民族、集体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交往和交流过程中使用和继承的行为,包括:社会组织民俗(如血缘组织、地域组织、行业组织等)、社会制度民俗(如习惯法律、生活礼仪等)、节日民俗和民间娱乐习俗
(3)精神民俗:指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思想民俗 。
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体验 。这种体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表现出特定的行为,代代相传,就成为一种精神民俗 。包括:生产民俗、商业民俗、饮食民俗、衣着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 。
(4)语言与民俗:指通过口语建立并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 。它包括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两部分 。
4、民俗的教育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1)民俗的教育功能是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社会化和文化过程中的教育和塑造作用 。民俗事件、特殊故事、仪式、禁忌、信仰等,都表达了两种教育意义 。功能、道德伦理教育和生产生活技能教育 。
(2)就实现方式而言,最基本的方式是言传身教 。在研究中,对后者的研究相对不足 。社会生活先于个人存在 。人是产品民俗是一种文化现象,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周围人群中获得自己的语言;他模仿成年人的生活;从称呼和交往礼仪逐渐了解人际关系;他按照特定的婚姻习俗开始家庭和事业;直到他去世,特定的丧葬民俗将他从这个世界上送走. 人们生活在民俗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你一刻也不能离开 。
5、精神和宗教民间传说的内容是什么?
(1)巫术及其民间传说
原始人认为世界充满了不可知的力量 。更依赖自然、祈求自然,原始人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有意识的,感性地认为客观物质世界与某种超现实、超自然的力量是相互关联的 。他们敬畏这种“超自然”的力量,而我是使用它的企业,因此女巫应运而生 。巫术按执行形式可分为:祈祷、比较巫术,如碰钉子:触摸、驱赶巫术,如撒药、检查:诅咒、咒语,如驱除孤儿、治愈占卜、禁忌巫术、禁言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