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字金木水火土属什么 未五行属什么的字( 六 )


唐代边塞诗构成一种以汉为唐、以雪为美的文化景观 , 西域的沙漠、暴风、冰天、飞雪在诗人笔下淡化了荒凉与苦寒 , 代之以雄浑与壮美 , 彰显出大唐欣欣向荣的景象与朝气蓬勃的活力 , 凝聚着一种令人神往的时代精神 。 如果说卢思道名篇《从军行》中尚有边关的哀怨:“白雪初下天山外 , 浮云直上五原间 。 关山万里不可越 , 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 , 坚冰旧来伤马骨……从军行 , 君行万里出龙庭 。 单于渭桥今已拜 , 将军何处觅功名?”入唐以后的诗作中则多了几分自信自豪 。 如杨炯《从军行》“雪暗凋旗画 , 风多杂鼓声” , 书写两军交战时大雪漫天 , 军旗黯淡模糊 , 朔风呼啸 , 夹杂着金鼓之声 , 烘托出战争气氛紧凑有力 。 王维《陇西行》中“关山正飞雪 , 烽火断无烟” , 以关山雪景收止 , 更显镇定和自信 。
高适笔下的冰雪有一股寒气 , “岩峦鸟不过 , 冰雪马堪迟”“莫言关塞极 , 云雪尚漫漫” , 也有温暖:“千里黄云白日曛 , 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 , 天下谁人不识君?”岑参西域从军六年 , 对冰雪的感情远胜高适 , 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几乎是天山雪的赞美诗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马毛带雪汗气蒸 , 五花边钱旋作冰 , 幕中草檄砚水凝”更是激扬的战鼓 , 似乎因为有了冰雪 , 那些牺牲、血肉横飞的场景 , 都让人感觉不到到愁与悲 , 反而生出几分壮烈与奋发之感 。 卢纶名诗:“月黑雁飞高 , 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逐 , 大雪满弓刀 。 ”充满画面感 。 陈羽《从军行》“横笛闻声不见人 , 红旗直上天山雪” , 简直就是一帧唯美的特写 。
边塞诗人之外 , 不少大唐诗人也向往边塞冰雪 。 如李白留下了不少名篇:“哀鸣沙塞寒 , 风雪迷河洲”(《赠崔郎中宗之》);“客居烟波寄湘吴 , 凌霜触雪毛体枯”(《鸣雁行》);“洗兵条支海上波 , 放马天山雪中草”(《战城南》) 。 许多诗就是通过冰雪景象来写战场的恶劣 , 来达到张扬将士们不畏艰险、誓死拼杀的英勇豪气 。 如王昌龄《从军行》(其四)先写雪山孤城 , 极写边关荒凉孤寂 , 叙写将士们“黄沙百战穿金甲 ,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雄心壮志和万丈豪情 。 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 , 开篇浓墨重彩地叙写“朔风吹雪透刀瘢 , 饮马长城窟更寒” , 将风雪刺骨的北地严寒形诸纸上 , 为将士同心毫不慌乱的战斗热情作铺垫 。 李颀“野营万里无城郭 , 雨雪纷纷连大漠 。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 白居易“为问昭君月下听 , 何如苏武雪中闻” , 武元衡“恩荣辞紫禁 , 冰雪渡黄河” , 林宽“接影横空背雪飞 , 声声寒出玉关迟”等 , 无不充满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 边塞艰苦环境愈加激发诗人的豪情壮志 。 关山飞雪、烽火塞鸿 , 边地雄奇瑰丽的自然风光背景下正是“冰雪为伴守关山”的家国情怀 。 而毛泽东“雪里行军情更迫”则是这一中华民族冰雪精神千年不衰的象征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