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微言之解说周易每二卦( 二 )


乾与坤是“互为其根”的依存关系,从乾坤这两卦观摩事物推动和生成的法则 。乾卦中要观摩“动”,坤卦中要观摩“静” 。
君子有攸往
 “攸”的本意是水流的样子 。
攸,水行也 。(《说文解字》)
段玉裁注:水之安行为攸 。
“君子”是人群中了悟天道法则,并遵从行事的那些人,因为是遵循天道法则而行,因此就应当有所作为(有攸往) 。“君子有攸往” 是用水的自然流动隐喻君子要顺道而行 。
 先迷后得主利 。
这一句卦辞应该这样断句:“先迷,后得主,利 。”
“先”是很耐琢磨的一个词 。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道德经》 。
老子的“三宝”正能契合坤卦的卦德 。
“不敢为天下先”和卦辞“先迷”中“先”是同一个“先”,“先”是“抢先”或者“优先”,总之是比别人先行一步 。老子的“三宝”正能契合坤卦慈俭而包容的卦德,此处借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来讲讲“先迷” 。
 老子为什么“不敢为天下先”?
     为什么会有“先迷”?
 处于“坤之时”,是一个利于“牝马之贞”的时代,宜静不宜动,但“静”也不是停止不动,宜于上善若水——像水那样顺其自然地流动,不利于主动争先,争先就会陷于迷失(先迷) 。即便是美国这样的全球霸主,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前任总统特郎普先生搞出一个“美国优先”的国家战略,不仅没能让这个超级大国先行一步,还由此导致内政外交陷入迷失,这是一个现实版“先迷”的案例 。
理解“后得主”这句卦辞有一个很好的“道具”——太极拳 。太极拳的拳理讲究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就是后发出招克制先出招的对手,获得对局面的主导与掌控,因此而得利 。
先出招的被克制,叫做“先迷”;“后发”者能够“制人”,叫做“后得” 。通过后发制人克制先行出招的敌手,获得对局面的掌控,这就是“后得主” 。
主是主宰,“后得主”是指后发者获得对时局的主宰 。
清代有一个著名的围棋国手施襄夏,年轻时施襄夏学习弈棋十分刻苦,限于天资,怎么用功也下不过另一个不怎么用功的国手范西屏,他去向老一代国手陈兰如求教,陈兰如借山间流出的泉水讲述棋理,施襄夏因此悟出“流水不争先”的棋道,从此能和天才国手范西屏平分秋色,下出了著名的“当湖十局棋” 。
施襄夏有一首诗就是讲他和范西屏这十局“争棋”的心得:
弗思而应诚多败,
信手频挥更鲜谋 。
不向静中参妙理,
纵然颖悟也虚浮 。
“弈之为道,小道也”——围棋只是小技艺,其中也有大道理,要向“静”中去参悟,“静”正是坤卦的根本特征 。
 “后”不是退缩、不是回避,是明白什么时候应该在安静中等待——知所当止 。“流水不争先”的微言大义是“顺其自然”,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不要违时逆势去“争” 。
《中庸》中讲“知所先后,则近道也”,和“先迷后得主利”中“先”、“后”的寓意是一致的,明白“先迷后得”的道理,就接近中庸之道了,“中庸之道”也就是易道演变的法则 。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朋”是以贝壳作为流通货币的远古时期“贝币”的单位,十枚贝币串在一起为一“朋” 。“朋”在此处可引申理解为“同类聚集”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朋”的解释是“群鸟聚集” 。
 
     附图一  后天八卦图                                     附图二 十二辟卦图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