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成麦当劳中国控股股东,麦当劳变“国企”,你怎么看?( 三 )


去年 3 月 31 日 , 麦当劳中国公开宣布将引进战略投资者 , 向其出售 20 年特许经营权 。计划公布后 , 传言包括北京首旅集团、中国化工、三元食品、三胞集团等在内的多家投资基金和企业纷纷提出收购意向 。
今年 1 月 , 麦当劳的特许经营权出售案终于尘埃落定 , 中信集团领衔的财团联盟成为了麦当劳的“中国合伙人” 。
对于麦当劳的“放手一搏” , 中国政法大学特许经营研究中心主任李维华表示:
麦当劳选择今年出售中国的特许经营权 , 应该是出于自己的战略需求 , 认为目前内外条件都相对成熟了 , 包括法律、政策等外部宏观环境 , 以及内部统一性、标准化团队和复制技术等 。
目前 , 麦当劳已在中国内地拥有 2400 多家餐厅 , 中国香港地区超过 240 家 。尽管内外环境的变化为麦当劳的在华特许经营带来了机遇 , 但麦当劳还面临着更多挑战 。
消费升级时代 , 令人尴尬的快餐血统你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的定位 , 就是你的产品在客户头脑中的真正价值 。
说到麦当劳的市场定位 , 就不得不提到其快餐血统 。
从卖汉堡起家 , 到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快餐巨头 , 麦当劳走的一直都是便捷、高效的快餐模式 。在美国 , 麦当劳餐厅多开在繁忙的商业区和社区的主要街道 , 人流量大 , 客源充足 。这些顾客的共同点就是 , 买完就走 , 基本不会停留 。
上班族会选择在时间不够时去麦当劳买一份午餐 , 因为省时;学生会选择去麦当劳吃饭 , 因为便宜 。除此之外 , 作为快餐的麦当劳似乎没有更多的吸引力 。
但在刚进入中国时 , 麦当劳一改在国外的“蓝领”形象 , 摇身一变成为“西洋贵族” 。
彼时 , 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 , 物质水平发展极为有限 , 一切从国外进来的东西都是新奇的 , 更不要提从美帝来的麦当劳了 。不论男女老幼 , 都为能吃一顿“洋快餐”而兴奋不已 。再加上与物价水平相比相对高昂的价格 , 可以说 , 当时能够吃一顿麦当劳是身份的象征 , 可以成为亲戚朋友之间夸耀的资本 。
但随着中国经济起飞 , 人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 在麦当劳消费逐渐成为日常 。人们发现 , 出门下馆子除了麦当劳肯德基 , 还有更多其他的选择 。从前在麦当劳约会的男男女女 , 如今跑去了星巴克;从前选择在麦当劳“搓一顿”的年轻人 , 如今还可以在海底捞大快朵颐 。
去掉了“稀罕玩意儿”这个品牌溢价 , 麦当劳在中国逐渐失去了“稀缺性” , 回归了它的快餐本质 , 成为人们在旅途中和繁忙时填饱肚子的众多选择之一 。
除此之外 , 健康饮食逐渐成为人们填饱肚子之外的更高层次需求 。在知识水平不断提升、餐饮市场也极度多元化的今天 , 人们逐渐发现 , 包含油炸食品、碳酸饮料在内的高热量快餐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弊大于利 。
当父母们发现 , 这种“伤害”可能对孩子们的身体发育产生影响时 , 幡然醒悟的家长们纷纷选择将自己的孩子带离“垃圾食品”;爱美的女性们发现 , 要想减肥变美 , 必须控制自己的热量摄入 , 快餐这种高热量食物简直是“罪大恶极”……在追求健康饮食的今天 , 麦当劳的快餐血统仿佛成了它的原罪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