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奋斗的故事( 二 )


以这种理论批评古代作家,就显出非常偏狭的态度 。如在《徐教授文集序》中,宋濂公然提出孟子死后,“世不复有文”;贾谊、司马迁所得的仅是“皮肤”,韩愈、欧阳修所得的也仅是“骨骼”,只有到了宋代几位大儒,才“得其心髓”,才算得上“六经之文” 。至于明显不合“温柔敦厚”标准的各种文章,在宋濂看来,更是“非文也” 。
宋濂
“文道合一”论是一种受官方支持立场,这一点可以由《元史》的体例得到证明 。自范晔《后汉书》分立《儒林》、《文苑》两传,以区分经学之士与文学之士,后代官修正史多沿袭之 。《元史》却取消了这种区分,单立《儒林传》,认为“经艺文章,不可分而为二”,“文不本于六艺,又乌足谓之文哉!”《元史》是奉朱元璋诏命修撰的,这样做当然迎合了他的意思 。在朝廷正式支持下,这种理论必然给文学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
宋濂奋斗的故事
宋濂的文集中,大量充斥着美化、歌颂明初统治集团上层人物及表彰贞节妇女的作品,这大概就是他的“道统”文学的集中表现 。但历史已经获得的进展,即使用强力去扭转,也还是有困难 。所以,就是在宋濂身上,也还是存在两面性 。
宋濂在元末与杨维桢交谊甚笃,明初杨氏去世后,他为之作墓志铭,对杨的文学才能和成就推崇备至,甚至以相当宽容的语气描绘其晚年“旷达”和“玩世”的生活情态,这和他的严厉的理论颇不谐调 。他另外还有一些散文,对生活实际比较尊重,因而在宣扬某种道德观念的同时,比较接近真实的人性 。如《王冕传》,写出一个元末“狂士”的精神面貌,开头描写王冕少年读书情形的一节,颇有情趣: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听已宋濂的故事,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 。冕小儿,恬若不见 。
又如《鹿皮子墓志铭》详细介绍陈樵“屏去传注,独取遗经”而自成一家的思想成就,《竹溪逸民传》写出一个出世高士的形象,由于作者对不同的人物个性能取一种同情的态度,都写得较出色 。《送东阳马生序》自述早年在贫寒中求学的艰苦,也很真实动人 。
宋濂的散文文辞简练典雅,少作铺排渲染 。但偶尔有些描写的片断,也能写得相当秀美 。各种文体往往各具特点,可以看出变化,不是那么僵板 。总的说来,他的文章风格具有密吻于道德规范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语言修养和纯熟的技巧,所以能够成为明初文学风尚的典范 。
对于宋濂来说,非常可悲的是朱元璋根本不承认他是什么“大儒”,而带有侮辱性地称之为“文人”(见《明史·桂彦良传》) 。因为在朱元璋的政治体制中,已不能够允许有“大儒”——社会的思想指导者存在,皇帝本人就是思想指导者 。宋濂最后其实是死于无辜,也反映出明初政治的严酷 。
宋濂奋斗的故事:
宋濂奋斗的故事
宋濂小时侯,钟爱读书,但是家里很穷 。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 。但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 。他只好连夜抄书 。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 。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 。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