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兰多伦共生|公共艺术走进社区:塑造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系( 五 )


多伦美术馆的工作和多伦路的红色文化定位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不相融 , 但实际上背后的理念一致 , 都是以人为本 。 近几年 , 艺术对社区的影响正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 。
周末的早晨 , 年轻人在美术馆门前排队 , 在多伦路上的其他地方很难见到这样的场景 。 红色打卡点 , 比如左联会址纪念馆 , 团体活动更多 , 工作日里更忙碌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多伦美术馆和红色文化场馆在定位上形成了一定的交错 , 为观众提供了更多选择 。

曾玉兰多伦共生|公共艺术走进社区:塑造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系
文章图片

多伦美术馆“未知游戏”展览期间 , 周末一早在门口排队等待观展的观众
澎湃新闻:你是否有关注其他艺术介入社区的项目?其中有没有您觉得比较好的经验可以供社区参考?
曾玉兰:艺术介入社区的项目很难具有参考性 , 因为每一个项目强调的都是“在地性” 。 项目所处环境与社区的特点都不相同 , 意味着项目经验不可复制 。 以上海为例 , 每个社区的在地环境、相匹配的机构资源都存在差异 , 成功案例拿到不同社区做的时候 , 可借鉴的只有创意 。
【曾玉兰多伦共生|公共艺术走进社区:塑造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系】虽然艺术介入社区近年来成为趋势 , 但大家都还在摸着石头过河 , 思考如何在“在地性”这一前提下做好内容 。 这些努力非常重要 , 或许再过十年 , 能有更多的成果和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讨论、归纳和总结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