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兰多伦共生|公共艺术走进社区:塑造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系( 二 )


近几年 , 我们在几乎所有展览中都设置了互动版块 , 邀请公众进入展览空间 , 与策展人的理念主题或者艺术家的作品发生“对话” 。 我们希望通过展览和项目唤醒观众的内心 , 以“旁观者”的视角思考自己的生存现状 , 并作出回应 。 在这个过程中 , 我们馆方、策展人考虑的既不是“强策展” , 也不是一味地迎合大众的喜好;而艺术家也会接受到关于特定场域的委约定制 , 他们也会通过调研和创作 , 共同来参与这一项目呈现的过程 。
城市生活的节奏非常快 , 人们很少有时间停下来去体会和感受自己生活的城市 。 为了弥补这一精神层面的缺失 , 近年来很多领域都在关注如何让城市、让社区更有温度的话题 。 艺术可以成为帮助人们打开情感 , 找到精神栖息地的一种方式 。
当一个人对当下所处环境、文化历史产生了更深层的感悟和关切 , 自然就会想要做出回应和表达 。 情感的抒发会影响到个人的生活、精神状态 , 我认为这非常重要 。

曾玉兰多伦共生|公共艺术走进社区:塑造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系
文章图片

“步履不停”展览特别版块“快递展”现场
澎湃新闻:2019年 , 多伦美术馆推出了公共艺术项目“步履不停” , 是艺术介入社区的首次实践 。 当时有什么契机推动了项目的落地吗?
曾玉兰:我们一直想尝试在社区中做公共艺术项目 。 2019年正值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开街20周年 , 我们想借此时机落地第一次实践 。 与策展人吴蔚交流下来 , 双方的理念一致 , 于是一拍即合 。 “步履不停:1995-2019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城市叙事”展览特别设置了户外的部分 , 鼓励公众参与 。 那是多伦美术馆建馆以来第一次将作品带到社区公共空间 。
“步履不停”展期大约三个月 , 后来因为疫情延长 , 但2019年美术馆馆内的参观人次达到12万 , 比往年平均人次高出2万左右 。 有不少观众 , 包括多伦路的居民 , 通过项目走进了美术馆 , 与艺术发生对话和关联 。

曾玉兰多伦共生|公共艺术走进社区:塑造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系
文章图片

“步履不停”策展人吴蔚为公众导览
我们在展览中设置了一面留言墙 , 题为“你生命中的转折点是什么?”最初我们不确定会有多少观众愿意手写留言条并挂在墙上展示 , 但最后收到了近三千条留言 , 出乎我们的意料 。
虽然从项目策划到落地 , 由于一些外部条件、经费等方面的限制 , 户外展览的规模未达预期 , 但是借助这样一个将艺术带入公共空间的项目 , 我们好像撬开了公众的一个情感缺口 , 从这个缺口收到很多讯息 , 包括他们看展以后的感受 , 来到多伦路上的感受 , 他们在各自人生阶段的体验 , 令他们感到困惑的事情等 , 很多和展览本身没有关系 , 却是观众对自己生活的城市的表达 。 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 我们希望这样的“唤醒”能不断地扩展和深入 , 而不是随着单个项目闭幕而结束 。
澎湃新闻:您所说的不断拓展与深入 , 在后续的项目中是否有体现?
曾玉兰:“步履不停”结束之后 , 我们只保存下了两件户外作品 , 一件收藏在库房 , 另一件壁画留在与美术馆相邻建筑的外墙上 。 现在美术馆旁边在施工 , 壁画被遮挡 , 如果那面墙不拆 , 每个路过的人都能看到那件作品 。

曾玉兰多伦共生|公共艺术走进社区:塑造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系
文章图片

太阳底下 , 肖江 , 2019 多伦美术馆“步履不停”展览委约作品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