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 许宏:“两栖考古人”的情怀与浪漫

关注我们
作者:王若愚
许宏堪称“两栖考古人”:他既能身穿西装参加高大上的学术盛典,也能套着工作服趴在灰坑里探宝;既能思想在云端、追溯几千年前古人的宫城,又能深接地气、和村民坐在一起大碗喝酒;既能钻进书斋写高深的学术论文,又能面向观众搞“公众考古”,成为百万粉大V 。其实,“两栖”的背后,贯穿的是他对于考古的诚挚情感,表达的是考古人特有的浪漫 。
误打误撞走上考古路
1963年,许宏出生于辽东半岛的盖州,父亲是一名工人,家庭条件一般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挖野菜喂鸡、养猪,拿着副食本到菜场里抢菜,回家做好饭等着父母下班 。好在辽东半岛海产丰富,隔三差五他都能从街角的小贩那里买到蛤蜊、虾爬子等海鲜,不但新鲜还很便宜,有的一斤甚至只要三五分钱 。回家之后,下锅用水一焯,就着蘸料下嘴,味蕾浸满了鲜香,便是人间至味 。他还爱吃山楂罐头做成的“大红果”冰棍,偶尔生病了还能“奢侈”一把,吃上一罐黄桃罐头 。正是童年时的这些记忆,让美食成为他一辈子的爱好,是调剂工作与生活的最佳方式 。
读高中期间,许宏迷恋上了文学,业余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部头的文学著作,沉迷于刘心武的《班主任》,追着看《十月》《收获》等文学杂志 。每次阅读完毕,他都要激情澎湃地与同学进行讨论 。大家自发组成文学社,创作的作品用蜡板刻印下来,印制后在学校里流传 。在他的人生规划中,文学梦无疑是最美丽的梦想 。
1980年,许宏在高考志愿上郑重填上“北京大学中文系”,可惜没有被录取,阴差阳错被调剂到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那时,他对考古没有什么认识,入校后发现满校园都是文学青年,文学社的大喇叭里广播着同学们的作品,一些好的诗歌还能赢得满堂喝彩 。许宏一度产生了转专业的想法,但那时学校管理十分严格,最终未能如愿 。熬过了最痛苦的时光,不甘心就这么堕落下去,他只能逼着自己培养对考古的兴趣 。
许宏(右一)听刘敦愿老师(右二)讲陶器
到了大三、大四,考古系会安排毕业实习,就是做田野考古 。当时著名考古学家刘敦愿在山东大学执教,曾多次带领学生前往山东多地进行田野考古,使之成为山东大学的一个招牌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也成了一个分水岭:有些学生好不容易靠高考跳出了农门,结果天天还是在田间地头劳碌,感到这一切绝不是他们想要的人生,于是就彻底告别考古;也有一些人,从田野考古中尝到了甜头和乐趣,坚定了从业的信心,就成了铁杆考古人 。
许宏无疑是属于后者,他先后去了山东新泰郭家泉东周墓地、山西侯马北坞古城等地实习,在拿着手铲、探索未知的过程中,彻底迷上了考古 。他说:“手铲下总会有惊喜出现,有时是陶片,有时是铜器,有时也有人骨 。我渐渐感受到那种发现之美和思辨之美 。新的考古发现在不断完善、订正甚至颠覆我们既有的认知 。”从此,他投身于考古事业之中,不断为社会带来惊艳的发现 。
许宏形象地描述,考古学就是文科中的理科,考古工作者游走于古代和现代、城市和乡村之间,同时又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好“黑板考古学”或“扶手椅(沙发)考古学”基础上,更多的是在田野考古实践中全面掌握实际操作能力 。
惊喜发现丁公陶文
1984年,许宏毕业后留校担任辅导员,当时他的年纪和学生相仿,大家相处得也很愉快,但许宏的志向却是回教研室教书、搞科研 。系主任很是器重他,开导他说在系里发展,比考古教研室的一般教师上升余地大 。但许宏不为所动,带完一届学生后就坚决回到教研室任教,并读取了在职研究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