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 许宏:“两栖考古人”的情怀与浪漫( 四 )


经过几天时间操作,他们发现了大量的绿松石片,一片又一片,极为细小 。这些小碎片从墓主人的肩部开始,直到胯部,断续分布,总长约70厘米 。按照此前的考古习惯,很可能把这些绿松石一片片抠下来收集,这样虽然也能够保护到绿松石,却破坏了连接他们的器材,以及本身的造型 。许宏决定把绿松石连同尸骨和土壤一同切割下来 。
当时科研条件有限,他们没有起重机,只能先把墓的下部和周围清空,塞进去木板,周围套上已钉好的木框,再在木框与土之间填以石膏浆,上部加膜封盖,然后用钢丝捆好木箱 。6个男队员一起费力把木箱扛上了吉普车,开到了工作站,结果大家实在抬不动到二楼储藏室,干脆就放在一楼许宏的办公室兼宿舍里 。就这样,许宏与这位贵族的尸骨“同居”了一个多月,直到后来运回北京 。
经过耐心细致的处理,一条曲伏有致、色泽鲜亮的绿松石龙形体得以显现,长64.5厘米的龙身、绿松石片组成的菱形鳞纹、绿松石雕成的蒜头状鼻端……这条栩栩如生的“龙”在中国早期龙形象中属独一无二,被专家们誉为“超级国宝” 。
许宏后来推出著作《最早的中国》,提出二里头遗址代表的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的都城,二里头文化也是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文化 。许宏认为,这里即为“最早的中国” 。
队长就要走好“平衡木”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许宏是个“多面手” 。除了工作上勤勉尽力、搞科研一丝不苟以外,同事和熟悉的人都评价,他在生活中能够做到人情练达,说话柔和,做事周全,把各方面的关系都能够处置妥当 。
许宏有一个有意思的观点,就是要想考古就得先学会“拜码头”,跟遗址所在地方的政府和村民搞好关系,这样才能保证田野考古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为国家每年给考古队的经费有限,雇佣技师和民工的工资,损坏村民庄稼的赔偿,水电等各类开支却逐年升高,如果队长是个白面书生,仗着自己是北京来的,时时处处还端着,那就会不停地遭遇麻烦,甚至还会有钉子户上门来闹 。
他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招法,就是请村民吃饭喝酒拉关系 。用许宏自己的话说,就是“和地方各级干部喝得了酒,和企业家们能应酬,和老乡拍得了桌子、扯得上皮”,花小钱、省大钱,才能办大事儿 。酒桌上许宏很豪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一顿能喝大半瓶白酒,得到了从市里到村里各级领导的认可,村民们也很买他的账 。后面再有类似工资、赔偿之类的事情,处理起来也顺畅多了 。
许宏在陈列室观察陶器
当考古队长还要管吃管喝,后勤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事情 。当时伙食费有限,他们从本地雇了师傅做饭,常吃的就是当地的烩面,偶尔才会做一顿米饭,调剂南方队员的胃 。许宏经常像当地村民一样,蹲在凳子上,端个大碗,歪着脑袋吃面,觉得只有这样吃才过瘾 。偃师有一家牛肉汤馆,门脸黑乎乎的,桌椅还比较破,但味道地道 。考古队不但经常去那里吃饭,甚至有知名考古学家到当地来考察,也会被队员拉着一起去,在店门口摆上几张凳子,吃出一身大汗,间或交流下学术问题,感觉特别的过瘾 。
正是因为自己关注吃,许宏也想到了先民们“吃”的问题 。原先考古是“除了土啥都要”,随着理念的转变和技术的发展,在植物考古学家的指导下,他们对以往熟视无睹的土加以“浮选”,就是将土样放入水中,让较轻的碳化植物遗骸浮出,再作进一步的科学分析,结果获取了丰富的信息:二里头的农作物遗存,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和大豆五种不同的种类,可以说是五谷齐备,其中粟和黍是最主要的农作物 。而遗址出土的动物种属鉴定则表明,二里头人获取的肉食资源中,家猪一直占大宗,但他们也采集螺蛳、打鱼,吃得可谓十分丰盛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