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100岁了,诺奖都不算他的人生巅峰

杨振宁开车去纽约看李政道 。
那是1956年的四月末或五月初,纽约最好的季节,暖风吹拂,花叶纷披 。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接到李政道,然后一同去附近觅食 。他们步行去白玫瑰咖啡馆,边喝咖啡边讨论;出了咖啡馆又去了一家中国饭馆,边吃午饭边争执;
最后他们一并回到李政道的办公室,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到那天结束时,他们已经知道需要做些什么——翻阅过往所有关于弱相互作用的实验,看看到底有没有跟“宇称守恒”相关的证据 。
记忆在这里出现了分岔 。

杨振宁100岁了,诺奖都不算他的人生巅峰

文章插图
杨振宁(左)和李政道(右)|sciencephoto.com
很多年后,李政道记得是自己先想到了关键处,灵感来自他此前与同事斯坦博格的讨论,好几个做宇称不守恒分析的实验物理学家在论文里只感谢了他就是明证 。杨振宁一开始强烈反对,听他分析后,杨振宁才信服并加入一起研究 。
杨振宁记得是他自己先想到了关键处,灵感来自他1948年和1954年发表的两篇论文,李政道一开始并不相信,是他条分缕析说服了李政道 。
对同一件事,不同的参与者有着截然相反的记忆 。这事并不罕见 。记忆并不是静静躺在脑中某处,能被完整取出又完整放回的事物 。而是每回忆一次,就在脑中“重新构建”一次 。每重构一次,就多少受当下的心境而扭曲一次 。杨李二人想必无数次回忆过这段历史,他们的记忆也在这一次次各自重构中越行越远 。
发生这次讨论的1956年,杨振宁记得当时他和李政道每周规律互访,他每周四去哥伦比亚大学看李政道,李政道则每周二去普林斯顿见他 。李政道记得二人当时已经有了心结,没有进行合作研究,也不常见面,每周互访是宇称不守恒发表后才开始的 。
李杨讨论的中国饭馆,杨振宁记得是上海饭馆,李政道记得是天津饭馆 。
宇称不守恒的诺奖论文,是谁写的初稿?杨振宁记得他当时严重背痛,卧床休养,于是口述了论文,让妻子杜致礼写成了初稿——当然,复杂的公式是杨振宁自己后来加的 。初稿交给李政道,李政道做了几处修改,后交由杨振宁所在的布鲁克黑文实验室一位秘书打字投稿 。
李政道则记得,论文初稿是李政道自己执笔写的,李政道的秘书负责将手稿转为打字稿 。杨振宁收到论文初稿后,只将标题改为了疑问句 。但是接收论文的《物理评论》不欣赏问句标题,所以最后依然用了李政道拟的标题《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质疑》 。
杨李两位科学家,因为这个发现而共同登上诺贝尔领奖台,也因为这个发现而割席断交 。很多人曾希望他们有生之年能重归于好 。但也有人认为,杨李的个性都是如此之强,关系又如此亲密,早晚要分道扬镳 。
杨振宁100岁了,诺奖都不算他的人生巅峰

文章插图
共同获得诺奖的杨振宁(左)和李政道(右)|nobelprize.org
生子当如“杨大头”
杨振宁有两个生日 。
9月22日,这是杨振宁赴美留学时证件上误写的生日,诺贝尔奖官网上写获奖者生平时,采用的也是这个日期 。
10月1日,这是他真正的生日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出生在安徽合肥的杨家大院 。按照辈分,他是“振”字辈 。那一年,他爸爸杨武之在怀宁县教中学数学,于是取了地名里的“宁“ 。
很巧的是,杨振宁一生最重要的两篇论文,也都发表在10月1日 。
令他获得诺奖的《质疑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发表于1956年10月1日 。
可能是他最重要发现的《同位旋守恒和同位旋规范不变性》,发表于1954年10月1日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