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科研计划书草稿一地

2014年科研计划草案节选
一时一地一家之言 , 仅供参考
禁止任何未经许可的复制
【风水·真善美】
在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中 , 自然科学属于“真”的范畴;宗教信仰属于“善”的范畴 。但实际上 , “真”和“善”往往是通过“美”来表达和传达的 。
对“美”的感受和判断涉及文化主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 既有主观成分 , 又深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风水文化美学是在中华文明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
不同于西方只靠水草为生的游牧文明 , 中华文明的主流背景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 。耕作与土地的关系密切而牢固 。在与大地与自然的固定联系与互动中 , 华夏先民形成了系统的、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经验 , 以及相应的审美观念 , 这些都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 。人与自然统一的概念 。
这一概念普遍渗透于医学、建筑、书法、文论、绘画等各个领域 , 其中“天人合一”的概念更为直观明了 , 这就是风水文化 。
风水是基于几千年农耕文明传承的经验和中国广阔的地理条件 , 气候和温度不同 。它的概念非常广泛 。根植于农耕文明背景的“风水”文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与科技(真)、宗教信仰(善)、艺术审美(美)三个维度相兼容 。
例如 , 风水文化包括类似于现代环境科学、地理学、地质学等学科的观察方法 , 如观察和品尝水质、称土、确定方位等;
蕴含着属于民间信仰的精神寄托 , 如重视祠堂、庙宇、寺院等;
还包括空间布局的建筑美学、园林设计艺术等审美体验 。
关于“风水是不是一门科学”等技术层面的讨论不绝于耳;“风水是迷信吗?”是问风水的民间信仰的作用;而关于风水美学维度的研究 , 虽然前人已有学者涉及 , 但毕竟是宽泛的 , 很少基于整体文化背景和实际考察进行深入分析 。
【海外风水研究】
外国人对中国风水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明朝末年至17世纪中叶至新中国成立 , 西方侵略控制中国 , 传教士、官员和学者眼中的风水属于异域迷信和落后;
第二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1970年代中期 , 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约束 。这一时期 ,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中国科技与文明》一书中对风水进行了详细研究 , 并对其审美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第三阶段是1970年代中期至今 。这一时期 , 全球生态危机凸显 。国际研究人员注意到中国风水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特点中国风水学的科学依据 , 逐渐以学习和借鉴的态度开始研究风水 ,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19世纪和20世纪初 , 欧洲学者对中国风水的基本态度是具有传染性的巫术(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和中国巫术帝国(德国社会学家韦伯) 。还有法国社会学年度学派的涂尔干和莫斯符号的宇宙学分类 。然而 , 20世纪上半叶 , 欧美人类学家的风水学研究均带有严重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 , 导致了诸多跨文化误解 。
直到1960年代 , 以弗里德曼、彼得·佩德利、王思甫、马丁等人为代表的西方人类学家才开始了解中国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的独特性 , 并将风水视为东亚文化并予以肯定 。地点 。
1970年代以后 , 以李一元为代表的东亚人类学家开始改变完全依赖欧美理论范式 , 提倡风水文化的本土化解读 , 提出中和教育理论 , 以更好地理解风水知识体系 。水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