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 中国对学术不端的治理力度仍需加强( 四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尽管美国科研诚信体系已经发展多年,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管仍然需要与时俱进,包括科研诚信管理的制度和方法 。一定要提醒大家注意教育和制度方面的一些问题,出现新情况要及时加强和改进应对办法 。
Back to Park:可见举报是打击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但是如何避免恶意举报呢?
王小凡:举报要有一个筛选和核实的流程,保证渠道畅通,做到正常举报,还要注意防范恶意举报 。如果举报不经过筛选,就会成为害人的渠道,助长恶意举报和“小举报”骗人 。由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特点,人事关系的复杂性可能导致有人想升职就被举报的现象 。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制度,对恶意举报者进行追究 。
在美国,举报可以匿名也可以不匿名 。杜克大学强调,举报的前提是“在举报人的最佳判断下,证据充分”,如果发现恶意举报,将受到处罚 。
Back to Park:那你如何辨别是恶意举报还是正常合理的怀疑?恶意举报的惩处还要求大家对接受举报信息的部门有充分的信任,相信不会掩盖或放过被举报人,不会随意给举报人戴上“恶意举报”的帽子, 尤其是在报告信息的全部细节不是绝对准确但总体良好的情况下 。但此时中国“人类社会”的特点似乎不太让人放心?
王小凡:这确实是个难题 。恐怕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在科学界和全社会建立起权责明确、相互信任的诚信体系 。久而久之,如果我们能够妥善处理更多此类事件,就会逐渐树立大家的信心,为维护科学诚信营造更好的氛围 。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一方面,学校或研究机构应对相关举报有合理的处理程序,允许举报人匿名或实名举报,同时保证当事人的权利和充分的机会 。为证明和上诉 。事实来判断 。在国家层面,对对学校或研究单位内部处理不满意的举报人,要有表达意见的渠道,及时公平合理地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证实举报人确有恶意,也应追究其责任并予以处罚 。
Back to Park:在中国,很多人担心,当研究人员被举报有学术不端行为时,研究人员所在单位不会认真立案调查,而是会试图掩盖,从而大事化为小事 。
王小凡: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任何学校或研究所都不想损害他们的声誉 。学校一般不会公开本单位的学术不端事件,没有单位想丢脸赔钱 。但是,对于学校和研究机构本身来说,为了维护学术尊严和长期声誉,必须严肃对待学术不端行为,必须予以处理 。学校和机构以大力士断腕的精神严肃对待学术不端行为,往往更能赢得学术界的信任和尊重 。
在处理时,要根据科学事实作出判断,做到公正,让当事人有澄清的机会 。同时,处理的结果要与发现的错误程度相对应,以理服人,起到惩戒和警示他人的双重作用 。除了以确凿的证据严肃对待恶意欺诈和不当行为的人,以体现“零容忍”的原则,大多数犯下小错误的人不应该被“一棍子打死”,一般来说贴上“学术不端行为”甚至“学术造假者”的标签 。以事实为依据,明确责任,让各方纠错、吸取教训、重建学术声誉 。为此,我们需要以极其严肃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和处理每一宗学术不端案件 。十多年前,杜克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宣布,他创造了一种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型酶分子,这遭到了其他研究人员的质疑 。发问者多次与实验室沟通,均未得到回应后,向NIH报告 。NIH 要求杜克大学展开调查,最终发现不可重复的结果,导致发表在主要期刊上的几篇论文被撤回 。因此,学校对其认为有责任的研究生导师进行了学术不端的处罚 。对此,身为导师的教授表示不满 。他通过证据证明,他确实不直接负责实验结果的产生,而只应间接负责管理监督 。最终,杜克因对教授声誉处理不当而对教授进行了经济损失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