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来历的故事-幼儿园端午节来历的故事

端午节的故事传说讲的是过端午节 , 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 , 由于地域广大 , 民族众多 , 加上许多故事传说 , 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 , 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以及习俗吧!



端午节来历的故事-幼儿园端午节来历的故事

文章插图
一、端午节的故事传说:纪念屈原说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 , 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 , 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 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
相传 , 屈原倡导举贤授能 , 富国强兵 , 力主联齐抗秦 , 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 , 屈原遭馋去职 , 被赶出都城 , 流放到沅、湘流域 。 他在流放中 , 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 , 独具风貌 , 影响深远(因而 , 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
公元前278年 , 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 , 心如刀割 , 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 , 于五月五日 , 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 , 抱石投汨罗江自尽 , 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 屈原投江后 , 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 , 一直行至洞庭湖 , 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
那时 , 恰逢雨天 , 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 , 再次冒雨出动 , 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
为了寄托哀思 , 人们荡舟江河之上 , 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 , 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 , 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 , 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
从文献记载来看 , 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 , 是南北朝时南梁吴均的《续齐谐记》 , 此时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 , 从唐人欧阳询转抄《风俗通》(东汉末年应劭著)的佚文可见 , 也许东汉灵帝时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 , 但这也是他身后400多年的事了 。
但千百年来 , 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 , 已广泛深入人心 , 故人们“惜而哀之 , 世论其辞 , 以相传焉” , 因此 , 纪念屈原之说 , 影响最广最深 , 占据主流地位 。 在民俗文化领域 , 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 , 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



端午节来历的故事-幼儿园端午节来历的故事

文章插图


二、端午节的故事传说:纪念伍子胥说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 , 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 , 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
伍子胥 , 名员 , 楚国人 , 父兄均为楚王所杀 , 后来子胥弃暗投明 , 奔向吴国 , 助吴伐楚 , 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 当时楚平王已死 , 子胥掘墓鞭尸三百 , 以报杀父兄之仇 。
吴王阖庐死后 , 其子夫差继位 , 吴军士气高昂 , 百战百胜 , 越国大败 , 越王勾践请和 , 夫差许之 。 子胥建议 , 应彻底消灭越国 , 夫差不听 , 吴国大宰 , 受越国贿赂 , 谗言陷害子胥 , 夫差信之 , 赐子胥宝剑 , 子胥以此死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