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来历的故事-幼儿园端午节来历的故事( 三 )


《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 , 以蠲除毒气 。 ”《大戴礼》中记 , “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 。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 , 在五月五日出生 。 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 , 认为“五月子者 , 长于户齐 , 将不利其父母 。 ”《风俗通》佚文 , “俗说五月五日生子 , 男害父 , 女害母” 。
《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 , 不得举也 。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 , 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 。
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 , 从小寄养在宫外 。 可见 , 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 , 是普遍现象 。 可见从先秦以后 , 此日均为不吉之日 。 这样 , 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 , 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 , 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 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 , 称之为“端午” 。



端午节来历的故事-幼儿园端午节来历的故事

文章插图


七、 端午节的故事传说:夏至说首倡夏至说者为黄石先生 , 1963年他在《端午礼俗史》(香港秦兴书局1963年出版)一书中提出 , 端午节如涓涓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 , 三代汇为川流 , 秦汉扩为河 , 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 。 [10] 端午节源于夏至说问世后 , 学者吞吐百家 , 从更广泛的视野去研究 。 1983年 , 刘德谦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说》(《文史知识》1983年5期)中 , 认为端午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 , 且提出端午节中“斗百草”、“采杂药”等与屈原无关 。
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 , 提出三个主要理由: 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 , 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 。
至于竞渡 , 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 , 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 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 , 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 , 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
《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 , 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 , 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 。 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 2006年12月在韩国首尔举办的国际学术会上 ,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何星亮先生 , 再度完善了夏至说 , 又提出端午节即夏至 。



端午节来历的故事-幼儿园端午节来历的故事

文章插图
八、端午节的故事传说:民俗活动划龙舟:龙船竞渡前 , 先要请龙、祭神 。 如广东龙舟 , 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 , 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 , 安上龙头、龙尾 , 再准备竞渡 。 并且买一对自制小公鸡置龙船上 , 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 。 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 。
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 , 无非是点香烛 , 烧纸钱 , 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 。 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 , 但在过去 , 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 , 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 , 也保佑划船平安 。 用人们的话说 , “图个吉利” , 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