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涉及哪些产业链?

一、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 , 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 , 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 , 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 , 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 , 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 。碳达峰并非攀高峰 , 而是在拉低峰值的基础上达到合理的排放峰值 。
“碳中和” , 即当一个组织在一年内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技术应用达到平衡 , 就是碳中和或净零二氧化碳排放 。碳中和并不是要求绝对的净零排放 , 而是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和一些积极的技术活动来抵消人类活动产生的CO2 , 通过碳排放和碳去除达到平衡的效果 。
二、 产业链
上游:来源碳排放
中游:生产制造环节
下游:节能环保、绿色消费领域
上游 -- 碳排放来源
数据显示 , 2020年我国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 , 占比达78% 。其次为工业排放 , 主要包括钢铁、水泥、电解铝等 , 占比达14% 。
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 , 我国富煤少油贫气资源禀赋的特点导致煤炭消费占到约60%左右 。
煤炭消费主要用在居民和工业领域 。居民消费一般用于取暖 , 工业用煤多是拿来进行发电、冶炼、加工制造等环节 。工业领域在过去20年是工业化的20年 , 钢铁、水泥、电力等产量快速上涨 , 带动煤炭需求高速发展 , 期间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
中游:
既然源头在于控制产销量 , 尽快实现碳达峰 , 那么加工制造环节也需要配合减少碳排放 , 实现碳中和 。
由于从源头覆盖行业再由发电行业最终扩展到建材、有色、钢铁、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行业 , 涉及领域非常之多 , 发电与供热、制造业与建筑业部门所处高耗能领域 , 各自比重占到50%、28% , 是碳排放大户 。其中 , 钢铁、火电、水泥、电解铝是控碳重点 。
下游:
在这里主要是节能环保、绿色消费领域 , 比如交通领域发展新能源汽车、住宅领域推广装配式建筑、光伏建筑等等 。
未来展望
碳中和相关行业未来将会有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 火电行业是我国碳排放总量最高的行业 。降低火电行业碳排放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中之重 。
2. 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 , 对于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行业来说 , 是机遇更是挑战 。可以说 , 实现碳中和、优先发展非化石能源 , 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发展顶层设计的一部分 。2021年是风电和光伏实现全面平价的首年 , 由于风电、光伏行业产业链节点多、体量大 , 其技术迭代和规模化效应仍然有较大增长潜力 。长期来看 , 光伏和风电受碳中和政策的影响 , 将共同成为我国非化石能源发展的主力 。
【“双碳”涉及哪些产业链?】3. 碳捕集CCUS技术预计将在 2030 年迎来爆发期 。碍于运行成本较高、能耗大等问题 , 过去十年CCUS技术的发展进度不及预期 , 仅完成了国际能源署规划路线图进度的13% 。近年来 , 我国 CCUS 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 , 但与国际上的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差距较大 , 且政府专项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在 2020 年全球将投入运营的 21 个大型商业 CCUS 项目中 , 仅有 1 个来自于中国 , 而大部分则集中在政策支持力度较高的美国 。CCUS 技术应用的主体是燃煤电厂 。我国燃煤电厂多建于 2005-2015 年 , 将在 2035-2045 年才会迎来机组更新高峰 。故根据我国科技部下属单位 2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研究 , 我国 CCUS 技术最佳窗口期为 2030-2035 年之间 , 相关技术预计将在 2030 年左右实现爆发 。预计后期 , 在碳中和目标的带动下 , 我国将会加快 CCUS 技术的发展及产业化进程 , 并借鉴美国经验加大专项政策支持力度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