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周易》的思想体系以及它的传承路径本身比较复杂( 三 )


帛书《许辞传》与现版《许辞传》
虽然《习辞传》与现在的《习辞传》总体上相似,内容相近,但还是有几个非常明显的区别 。经过我们的总结,主要有以下三个区别:
一是两个版本在类别和词语的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 。在现在的《习辞传》中,都使用了“象”,例如“象在天上”,但在帛书《易经》中,几乎所有的“象”都是用“马”来表示的 。这对传统的标注系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过去,对“相”字的解释大多是象征性的 。
然而,在帛书《易传》中,它变成了“马”,为解读指明了新的方向 。比如有学者研究过与动物有没有关系?因为大象和马都是动物 。“马”这个词可以理解为一种动物,还是有其他隐藏的含义?帛书《亦传》的出现,使上述专有名词的解释出现了许多新的思路,甚至出现了歧义 。
二是没有我们在帛书《易传》中介绍过的判断方法的部分,即少了“大衍数”这一段 。这是指帛书《易传》还是帛书《习辞传》?“作者不注意生肖的功能?从其他史书的记载,可以推测,从先秦到秦汉,《易经》中的占卜功能已经历来为世人所公认,就连孔子这样的圣人,对于从义的角度来分析《易经》,都有些忐忑 。
此外,他在帛书《易经》中留下了一句“后人怀疑丘丘,还是用《易经》?从德义入手,而不是重视它 。”解释天道的功能 。那么孔子对《易经》的态度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恐慌?
这与《周易》的思想体系以及它的传承路径本身比较复杂
丝绸上的《周易》
事实上,孔子对《易经》概念的理解与他对整个周文化的理解息息相关 。
首先需要看到的是,孔子只是不赞成《易经》为占卜之书,否定了占卜的形式 。因此,他曾经说过:
我和石武一起画,分头归来 。君子之德求福,所以祭物少之又少;仁义求福,所以占卜稀少 。(丁思新:《楚竹书·汉帛书·周易》注)
孔子认为,获得哲学思想和真知的途径有很多,而真正了解天道的不仅仅是靠史学家的占卜 。相反,通过子贡的口中,我们知道孔子在日常生活中对占卜是多么消极 。帛书《周易》中有自贡与师父的对话 。
子干说:“师父,他天天教导弟子说:‘失德失行者,是神通之势;知而远之者,是占卜 。’ 师父怎么老得这么好?” (丁思新:《楚竹书·汉帛书·周易》)
子曰:“君子言之正道,往昔至吉时者,不巧不巧,若查要,则不欺其福 。《易经》为太稀少了,《易经》不失,古有遗言在此,若非以安之,则应乐言 。” (丁思新:《楚竹书汉帛书《易经》校对注》)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孔子对《易经》的强调,是重其言而弃其用 。孔子认为,从《易经》中获得思想和指导的方法有很多 。占卜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它形式僵化,失去了内在的意义 。“‘有赞-明书-大德’是孔子把握易的内在逻辑的框架……’ 。” (刘月地:《从“卜感”、“卜理性”到“卜德”——论“周易”与孔子巫术史的关系与情理的结构》,《周易研究》,第2期,2021)
当然,作为一个重视礼节的人,孔子虽然质疑《易经》中的占卜,但也没有完全否认,因为他担心这样对待《易经》的态度会被当成是故意的 。灭周朝 。礼的尊严,因此,孔子认为他的所作所为与史学、魔术学的人是同一个方向的 。孔子对《易经》的这种解读,也为理解“易”的意义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我们今天看到的《西辞传》在一定程度上是易理解的核心文本 。
《习辞传》中的“君子”
如前所述,传统的占卜方法在周易早期占主流周易体用关系,这种学术表现可以从史料和出土资料中得到佐证 。笔者认为,随着卦和药辞的出现,《易经》的属性开始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占卜的方法被取代了 。卦、瑶辞的普及,乃至孔子主导的卦辞、瑶辞的学术阐释,都没有动摇卦律占据先秦“周易”文化主流的局面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