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大:韩春雨是否“学术不端”并未明确认定( 三 )


其实,除了目前对外界来说还很模糊的结论外,之前在学校里流传着另一个版本 。一位与韩春雨团队关系密切的河北科技大学内部人士向澎湃新闻透露,“之前老师之间传的结论和现在传出来的不一样,据说是可以做出来的,但效率很低 。”该人还提到“调查早就有结论了,不是最近” 。
但上述说法无法得到胡永琪或学术委员会秘书处的证实 。
这次处理不仅让外界不服气,韩春雨和河北科技大学之前做出的一些做法或承诺也让外界一再等待和失败 。
对于NgAgo的工作效率,韩春雨在给浙江大学做报告时开玩笑说,该论文的共同作者沉晓说:“在我们实验室,成功率在90%以上,而且十盘有没有污染没关系,因为我们那里有雾霾 。”
在2016年6月22日至2016年10月14日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韩春雨宣布能够成功重复他实验的实验室数量从20家逐渐减少到1家 。哪怕只有一个实验室,也没有一个实验室公开宣称过,韩春雨一直以不想让对方受到骚扰为由拒绝透露 。
据新华社2016年8月的报道,河北科技大学当时表示,世界上一些科学家要求公布原始数据,韩春雨将采取适当的形式在大约一月 。验证结果,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 。
然而,当时学校并没有兑现承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听证会,韩春雨出席 。
除学校学术委员会组织的调研外,韩春雨在论文发表后因申请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听证和答辩 。
一位参与实名提问并于2016年10月和2016年11月撰写文章“关于NgAgo”(“关于问题”)的研究员近日告诉澎湃新闻(),“之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别组织专家听证会,韩春雨参与答辩 。”
2016年9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网显示,韩春雨作为项目负责人,“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改进与应用探索”项目获批100万元,项目起止年份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 。
基于上述项目的获批发生在韩春雨的论文之后,他之前发明的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到这笔资金是否成立 。《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预防和处理办法》明确规定,应当认定构成学术不端行为的情形包括“在申请课题、成绩、奖项、岗位评价评价过程中提供虚假学术信息” ” 。
此外,也可能与韩春雨撤稿涉及的另一笔资金有关 。论文“致谢”中提到,该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项目号“” 。该项目的名称是“评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对细胞内外源抗原呈递的影响及其生理意义” 。批准金额为80万元 。支持单位为浙江大学 。十二月 。项目负责人为撤稿第二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员沉晓 。
不过,沉晓曾对媒体表示,“我标注了我的基金,但韩春雨没有基金 。但这项研究基本上是韩春雨通过各种渠道自筹资金的,我的资金并没有投入到实验部分 。”。”
澎湃新闻已通过电子邮件联系了2名参加听证会的专家,但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
上述浙江大学教授说,“如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这样的听证会,应该广泛宣传学术数据造假案例,表现出调查学术诚信的态度 。”
根据目前河北科技大学公布的结论,有关方面“终止韩春雨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收回科研经费” 。但目前尚不清楚具体的“相关方”指的是谁,科研经费(部分或已用)的回收将如何落实 。
未确定“学术造假”,但处理符合“学术造假”相关规定
除了论文本身的调查结果撤稿令外界疑虑重重之外,河北科技大学这一次还针对韩春雨本人 。结果也比较模棱两可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