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小郭家的路 , 听起来虽然很近 , 但走起来有点费劲 。 这时 , 天空中雪花已经变成了小雪粒 。 出了碧峪沟 , 穿过公路 , 眼前出现了一座钢丝吊桥 , 不过吊桥看上去有些陈旧 , 桥面的钢板已经被压得凹了下去 , 宽度也刚够越野车通行 。 司机师傅小心翼翼地驾车 , 颤颤巍巍通过吊桥后 , 谁知又是一个接近直角的大弯 , 顺路前行 。 则是两道铁路 , 一道铁路要从天桥上过去 , 另一道铁路则从桥下穿过 , 铁路边上则是一个古堡——北峪堡 。
峪是山谷的意思 , 北峪就是北面的山谷 。 到北峪堡后 , 我们发现这个堡并不大 , 方圆不过三四亩地 , 堡西南两面紧靠着渭河 。 站在北峪堡的东面 , 两山相对所形成的峡谷就在我们面前 , 山脚下渭河流过 , 山中腰是公路 , 在公路之上则是铁路 。 这里似乎是个非常狭窄的隘口 , 对于东西两面的进攻者来说 , 这里都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要地 , 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
文章插图
虎噬羊 , 秦人青铜冶炼技术的代表
以前 , 没有铁路的时候 , 北峪堡和后面的大山紧紧相连 , 后来修铁路时 , 将山挖断 , 北峪堡就成了一座孤堡 。 据说 , 北峪堡建于南宋时期 , 当时宋金沿着渭河对峙 , 双方在这一带的河谷中修建了大量的城堡 , 至今保留下来的有吴砦、庙坪堡、八米原堡、毛家庄堡、孙家城堡等等 。
这里地处陕甘交界地带 , 至今北峪村后的山腰的古道边还有一处石刻 , 上书“秦陇界”三字 。 这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 北峪村修建在半山腰上 , 农家院落散布在山间 , 村里不时响起叫卖声 , 给这个小村带来浓浓的生活气息 。 穿过小村 , 沿山路而行 , 雪渐渐大了 , 山间小路上落了薄薄一层 , 踩上去 , 路面有些滑 。 小路顺山腰地势蜿蜒向前 , 时宽时窄 , 路边长满了各种荆棘 , 十分难行 。 大约走了二十多分钟后 , 来到了铁路隧道的上方 。
天空中雪花飞舞 , 远方灰蒙蒙的 ,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眺望渭河 。 山下是北峪堡 , 它如同一堵石壁 , 将渭河逼着拐了一个弯 , 铁路穿隧道而来 , 又穿隧道而去 。 我们找到被草丛所掩盖的秦陇界石刻 。 这是一个不大的石刻 , 长30多厘米 , 宽20多厘米 , 年代久远 , 石刻已经有些模糊了 。
文章插图
陕甘交界处
小郭说 , 这里是甘肃天水麦积区三岔乡北峪村与陕西宝鸡陈仓区凤阁岭镇建河村交界处 。 这个石刻究竟是哪个年代刻的谁也不知道 , 但父祖辈口口相传说很早就有了 。 由于刻在青石上 , 村民称为“青界石” 。 有人推断 , 至少在清中期之前 , 就有了秦陇界的石刻 。 康熙二年(1663年) , 以关中右布政使驻巩昌(今甘肃省陇西县) , 五年(1666年)改为甘肃布政使 , 移驻兰州;左布政使仍驻西安 , 管理西安、延安、凤翔、汉中四府及兴安州 , 从此陕甘分治 。 或许 , 它是陕甘分省时留下的标记吧 。
最令人奇怪的是 , 在石刻下方一段大致呈东西走向 , 长约10米左右、宽约25厘米左右的小石道 , 还有一方原由土道与小石道相连 , 经人工凿成座椅形的石头 , 村民称其为“石座椅” 。 这是当年瞭望哨留下的吗?
秦关汉塞 , 无尽岁月留传奇
两千多年前 , 秦人已经开通了沿着渭水河谷的道路 。 秦人早期主要活动以张家川和礼县两个中心 , 出于沟通的需要 , 这两地的交通线路很早就开辟了 。 人们推算 , 当时秦人的道路大约宽5.4米 。 秦文公在位时期 , 秦人主力东进 , 秦文公曾带领700人 , 四年 , 东猎于汧渭之会 。 秦人的发展再次进入一个高潮 , 更加频繁地往来于宝鸡和礼县之间 。 秦文公去世后 , 也是沿这条路归葬于西陲(今礼县大堡子山一带) , 可见当时通行条件良好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弘扬民俗文化 中学“美术课程标准”的一段话有效方式——中学美术教师
- 马知遥所有称为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都值得保护吗?
- 一 豫剧的民俗文化内涵:豫剧中原民俗文化特色研究
- 茅台中国酒文化城 中国酒文化城店在哪里
- 风水堂:八字合婚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 中文名中国传统文化外文名ofChina解释: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特点
- 高中部编人教版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
- 貔貅摆放风水-貔貅摆放
- 一 关于文化的定义上百种,谁都说不清楚?
- 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周易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