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学要弘扬民俗文化
弘扬民俗文化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2008年以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传统节日被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社会反响热烈 。人民群众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丰富的活动为传统节日注入了新的活力 。热点话题被推向高潮 。传统节日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可见弘扬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有专家认为,应以此为契机,将民俗文化教育引入学校课堂,构建保护民族传统节日、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长效机制 。在此背景下,汉语教学应抓住机遇,抢占先机,高举弘扬民俗文化的旗帜,充分体现汉语学科的人文特色 。
一个 。民俗文化的定义与内涵 。
民俗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现象,它传达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了民间社团和集体的意志,主要以人为载体,代代相传和学习传承 。(钟福兰《民俗文化杂谈》) 民俗文化是一种内涵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婚姻家庭、节庆娱乐、禁忌习俗四大类 。
两个 。汉语教学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
记得有一次听过一堂课,内容是沉从文的《端午节》 。老师让学生谈论“你最喜欢的节日”,意在引导新的课程 。没想到同学们都在说“洋节日”,圣诞节,愚人节,甚至情人节,都义正言辞;有的学生只说几句传统节日,知之甚少 。这个现象让我想到:学生热衷于庆祝外国节日,但对传统节日缺乏热情,这反映了传统节日丰富内涵正在慢慢消失,留下年轻人无法接受的空壳的现实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奎丽教授曾说过:如何对待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更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民族走向的问题 。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冷漠正暴露出汉语教学中民间文化教育的缺失 。外来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传统民俗文化在学生的思维中越来越弱化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们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品格 。探索和弘扬民俗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不仅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增强了语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新课程标准体现的新要求 。中国学科的人文本质 。是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必要措施 。因此,语文教学当务之急就是将民俗文化,特别是地域民俗文化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认识和热爱脚下的土地,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提高当地意识 。深入了解祖国和家乡的民俗文化,必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而丰富的精神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说,弘扬民俗文化是汉语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 。
三个 。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
新课改主张更加重视汉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民俗文化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 。民俗文化内涵丰富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选择资源并开发利用?
1.善用文字资源 。
江苏教育版初中语文课本七年级第三单元《民俗》选编了多部名著作为范文 。这些范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是弘扬民俗文化的极好教材 。教学要以教为本
要求范文充分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为今后教学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以“端午节”为例,生动地展示了湘西的民俗文化,赞扬了当地军民的勇敢、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端午节,湘西人穿新衣,额头画“王”字,吃鱼吃肉 。这些习俗渲染了浓厚的节日气氛 。庆典活动的重头戏是赛龙舟,水上拼命划桨,岸边呐喊助威,全民参与的热闹场面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赛龙舟结束后,还有抓鸭活动,军民合一,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整个端午节,湘西人民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 。如此栩栩如生的民俗画弘扬传统民俗文化论文,怎能不让人神往呢?通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被湘西端午节丰富的活动和热烈的气氛所感染,自然对民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如果教师因势利导,安排相关活动和任务,就可以实现民俗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目标,真正调动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的积极性 。江苏教育版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与民俗文化相关的优秀文章,在此不再赘述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图 论文关键词:民俗文化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
- 挽回女友应该怎么跟她说 一定要挽回女友该怎么做
- 动物为什么会试图与其他物种交配?是冲动还是压抑?
- 属猴的应该和哪些属相合作好,属猴人以属什么属相的人合作
- 棠字取名有什么寓意 女孩棠字取名大全
- 各个星座配对 星座配对与缘分
- 李小鹏回应妻子不说中文,你觉得李安琪是真不会说还是在秀优越感?
- LPL电棍回应“19元口罩”事件:“出发点是好意,只怪自己太蠢了”,如何评价此事?
- 手机上网的原理是什么?
- 夏季开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