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这一天是迎财神送穷神的日子 大年初六送穷神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曈曈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 。
王安石的《元日》 , 几乎是古时候过年流程的重现 。 除夕到初一燃放爆竹辞旧迎新、饮屠苏酒 。 朝阳初现 , 人们将绘制着神荼、郁垒神像的旧桃符换成新的(贴春联的雏形) 。
春节的年俗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变 , 但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的节日氛围仍一脉相承 。 朝起早、夜眠迟 , 这样热闹吉祥的跨年气氛古今贯之 。

正月初五这一天是迎财神送穷神的日子 大年初六送穷神

文章插图
“一夜连双岁 , 五更分二年” , 既有对逝去旧时光的怀念 , 也有对未来新生活的憧憬 。 记得小时候 , 孩子们年三十困得不行 , 还挣扎着不肯睡去 , 激动地偎着大人“守岁”到凌晨 , 听了家家户户齐发的炮仗响 , 这才余兴未消地钻进被窝 。
“守岁”这个习俗据说源自南北朝时期 , 彼时称为“照虚耗” , 点灯将房屋各处照得通亮 , 喻示把旧年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 , 寄望着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 。
一夜不息的爆竹烟花声 , 有一种令人愉悦的、热气腾腾的喧闹 。 初一大早 , 小孩们就睡意全无 , 大人们天不亮就放了“开门炮” , 一家赛着一家早 , 代表新的一年红红火火的好彩头 。

正月初五这一天是迎财神送穷神的日子 大年初六送穷神

文章插图
初一起早 , 是不成文的约定成俗 。 我家乡的习俗 , 起床前都不作兴说话 , 先吃一口提前放在枕边的糕 , 寓意“开口糕(高)” 。 小孩子特别喜欢这种不厌其烦的仪式感 , 有一种被重视的、特别的参与感 。

正月初五这一天是迎财神送穷神的日子 大年初六送穷神

文章插图
拜年习俗正月初一是农历一年之元、一月之元、一日之元 , 作为一年里最重要的的一天 , 必须得铆足精神开个好头 。 这么金贵的时日 , 咱们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 , 怎么会允许自己睡到日上三竿?

正月初五这一天是迎财神送穷神的日子 大年初六送穷神

文章插图
1957年 , 天津天后宫春节庙会的热闹景象
旧时严格的守岁(熬年)是一宿不睡的 , 天不明家家户户都穿戴整齐 , 出门互相拜年了 。 天不亮出门拜年可不是信口胡诌 , 比如孔子第64代孙孔尚任的《甲午元旦》里就有写道:
萧疏白发不盈颠 , 守岁围炉竟废眠……听烧爆竹童心在 , 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 , 五更欢笑拜新年 。
从守岁、燃爆竹、换桃符、拜年都有呈现 , 是清人过年时的立体画卷 。

正月初五这一天是迎财神送穷神的日子 大年初六送穷神

文章插图
时间再往前推 , 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 , 就有记载北宋汴京时拜年的景象:
“十月一日年节 , 开封府放关扑三日 , 士庶自早相互庆贺 。 ”
备注:1913年才将夏历(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 , 本意为春节的元旦改为公历一月一日 。
现在大城市出于环保禁止燃放烟花 , 守岁也全无必要了 。 但是在乡间 , 年夜饭断断续续吃到十二点 , 要放迎新的烟花爆竹 , 夜半还要惦记鸡鸣第一声时 , 最早放开门炮 , 早间张罗全家人的早饭 , 这一夜 , 也睡得极少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