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源头:《周易》( 二 )


孔子重视《易经》意义发掘的研究氛围,影响了整个学界 。战国末期儒学大师荀匡说得更清楚:“善“易”者不占 。战国末期不再把《易经》当作占卜之书 。
魏晋时期,形而上学兴起 。《易经》与《老子》、《庄子》并称为“三玄”,成为玄学的核心文本 。玄学领军人物王弼认为周易来历,《易经》是一本“以言明象,以象通义”的书;他将《易经》的解读方法概括为“得象忘言,骄而不忘象” 。《易经》中的卦线是对卦、象、线的解释 。一旦你了解了卦和线,你应该忘记它们 。卦线蕴含着事物发生和发展的意义 。一旦你了解了卦 卦的意义,要忘掉,要象,要象 。学习《易经》的最终目的是“得意”,而不是“得卦” 。经过玄学思想的洗礼,《易经》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儒家和道家 。
唐太宗命著名经学家孔子的后裔孔应达编纂《五义经》,作为科举选人的标准 。《周易正意》居五经之首 。孔应达认为,《易经》从古到今虽有许多注版,但“古今中唯有魏王伏司注” 。孔子后人“尊王朱”的根本原因在于,王弼把《易经》看成一本哲学书,把《易经》解读为修身、齐家、治国的书 。国家安定天下 。
《易经》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成为万千学生追求名利的“万能教材”,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文化的主要代表 。还是占卜书吗?
图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源头:《周易》
人类最早的类比推理系统
无论是战孝书还是五经中的官方经典,《易经》作为规范、影响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帮助华夏子孙解决问题的工具书,其逻辑属性应该是第一位的 。
西方符号逻辑的架构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对象语言,即一种特定的符号语言;另一个是语法语言,是讨论对象语言时使用的语言;它被称为元语言;第三个是元元语言,也就是讨论元语言时使用的语言 。
《易经》的推理系统也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对象语言:卦和遥相 。《易经》是名副其实的符号推理系统,其核心部分是64卦 。不仅这六十四重卦是讨论的对象,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幅瑶画也是讨论的对象 。
句法:如六、九、楚、商、阳尧、阴尧、内卦、外卦、精卦、重卦、本卦、直卦、位、中、应、乘、承、照、比等 。这些都是解读易经卦象时必不可少的元语言 。
自然语言:卦名、卦辞、瑶辞 。卦和行是易经的经文 。魏晋玄学的旗手王弼说:“说话的人,就是明白形象的人 。” “文字是从图像中产生的,所以你可以找到文字来观察图像 。” (《周易录》)字,指卦名、卦字、行字 。这些自然语言是根据卦和要象写的,卦和要象所包含的意思是通过这些自然语言来解释的 。
1930年代,有些学者抱着“信古不如疑古”的心态,质疑《易经》这些经文的渊源和作用 。以研究《易经》而著称的李景驰先生认为,“卦和要辞是占卜历史的占卜记录” 。经过30多年的研究,1960年代初,李景驰先生终于意识到,卦辞和瑶辞是编者匠心编撰的,不仅反映了周人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历史现实,而且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在哲学思想上颇具进步性,认识到“卦名与卦词都是有关联的 。大部分,每个卦都有一个中心思想,卦名就是它的标题” 。(《周易卦名考释》)
西方的符号推理系统都是演绎性的,而中国的“周易”符号推理系统是类比的 。这是因为:
首先,初始符号的形成及其属性规律决定了《易经》符号推理系统的性质必须是类推 。
构成“周易”符号系统的初始符号是阳瑶——、阴瑶—— 。由这两个初始符号构成的“周易”卦,是从一到九的自然数组成的“数卦”衍生出来的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张正龙研究员研究,那些在新石器时代被刻在动物骨骼上的“数字卦”,是因为一、二、三、四(古字是四横)这四个数字,自下而上的题字后很难区分相邻的数字,所以出现三归一,二、四归一分成六个;后来,按照奇偶标准,五、七、九归一,八归六 。就这样,原本由九个自然数的不同组合组成的“数字卦”变成了只有一和六这两个数字组成的卦,而这两个符号分别作为奇数和偶数的符号,虽然它们仍然是一和六 。这两个字形不再是自然数,而是瑶画,是阳与阴、刚柔相济的代表 。由这两个具有明确属性的初始符号构成的卦体具有明确的含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