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少特周易与周原——兼论易卦起源的数学依据及其产生形成的地域问题( 五 )



于少特周易与周原——兼论易卦起源的数学依据及其产生形成的地域问题

文章插图
(四)《周易》与周原遗址
《周易》又简称《易》,易者变也 。《易经》之“易”有三解:一是简易,二是变易,三是不易 。这三解联系起来就是用最简单的数字(1、2、3、4)和最简便的方法(蓍占法)来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世上事物千变万化,而万变不离其宗,变化的是现象,不变的是本质,即“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 。所以,最早的时候,人们把《易经》叫《变经》,因为它研究的就是事物变易和变化的道理或规律 。
《周易》的“周”字也有三义:(一)、东汉郑玄释为“周普”,即“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二)、唐孔颖达释为“岐阳地名”,即周原之“周”,也就是周原地区一种采用蓍占法的卜筮之书 。(三)、宋朱熹则认为是周代之“周”,以表明《易》的时代,今人多从之 。
从周原出土金文卜辞和蚌饰、陶丸上刻有诸多八卦数字符号和八卦卦画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同意第二种观点,认为易卦产生和形成的主要地域当在古岐阳地方,即今之以岐山为核心的周原遗址一带 。

于少特周易与周原——兼论易卦起源的数学依据及其产生形成的地域问题

文章插图
周原,史称“岐邑”或“岐周”,是周人灭商前建邦立业的根据地 。《史记·周本纪》云:周太王为避戎狄之侵扰,“乃与私属遂去邠,渡漆沮,逾梁山,止于岐下 。”周人来到岐山下的周原后,由于采取了“乃贬戎狄之俗,营筑城廓室屋而别邑居之”,即改穴居为室居;“作五官有司”,设立国家机构,即改部族制为邦国制,实行“乃疆乃理,乃宣乃亩”⒀的“裕民”⒁政治,即划经界,分田地,疏通渠道,整治田土,注重发展农业生产等改革措施,后经王季、文王三世的苦心经营,使周民族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终于发展成一个“三分天下有其二”的西陲邦国 。正如《诗经·閟宫》所说:“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 。”

于少特周易与周原——兼论易卦起源的数学依据及其产生形成的地域问题

文章插图
文王晚年,国势日益强盛,疆域不断扩大,使周人势力西到陇东,东到江淮晋西南,南到四川、湖北一带 。周原甲骨文中的“伐蜀”、“克密”、“征巢”、“楚子来告”等记载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灭掉了盘居在户县一带与商朝同姓的崇国后,又将都邑由岐迁居于沣 。武王灭商,建立了西周王朝,才定京于镐,后又营建陪都洛邑,但以前在周原所建先王宗庙未曾废弃,故终西周之世,周原仍为王室祖都之地 。周王不仅每年要回周原搞祭祀、策命、赏赐、庆典等活动,而且处理国政大事,都要在先王宗庙里进行各种卜卦活动,以祈求祖宗神灵保佑,因而在周原地下遗留下了丰富的易卦文物 。
从古代占卜的形式来看,龟卜手续繁杂,需要提前作好整治甲骨的工作,而筮占是用蓍草茎揲蓍得数以求卦,比较简便易行 。所以殷人主要用龟卜,周人主要用筮占,龟卜记录下来就是现存甲骨文的卜辞,占筮记录下来的就是筮辞 。《周易》就是在旧筮辞基础上精选、加工、提高、汇编而成的,并且用卜筮参考书的形式,因此,文字特别简约,包容性、伸缩性、填充性很大,内容很广博 。任何天开异想,八斗之才,五车之学也填不满它的一个角落 。再加上战国末期的儒家,为了巩固封建制度,又用阴阳相克相生的对立统一观从哲学角度作《易传》十篇,又称“十翼”,使其经过《传》的改造之后,由“卜符数术之书”变为“阴阳八卦哲理之书”,从而冠群经之首,成为我国经典之经典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