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父母恩重经》“始见于武周时期明诠《大周刊定众经録》” 。 论经大师将它定为疑伪经,故一般认为它由中国僧人杜撰 。 敦煌写本中此经有三种版本,大足所雕经变相应据别本 。 香港学者古正美认为大乘佛教的经典中,很早就有关于父母“恩重”或孝子“报恩”的思想,如北凉时昙无谶译《大般涅槊经》便特别强调母亲的生育之恩: “奇哉!我母受大苦恼,满足十月,怀抱我胎 。 既生之后,推干去湿,除去不净大小便利,乳哺长养将护我身,以是义故,我当报恩,色养侍卫,随顺供养 。 ”
先秦的大孝子丁兰是“二十四孝”的固定成员,故事的梗概是:丁兰的父母早已过世,丁兰成人后在家里供奉木刻的亲像,每天恭恭敬敬地行礼,以后的故事皆从这个原点演化而来,故行孝图标题或为《刻木事亲》 。 图五为东汉武梁祠的丁兰行孝复原图,图六为宋代丁兰行孝砖雕,图七出自清代徽州的石雕“二十四孝图” 。 在追溯丁兰行孝图的演变时,笔者看到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丁兰奉拜的亲像发生父亲—母亲—父母双亲的变化轨迹 。
图五 汉画像石丁兰行孝复原图
图六 北宋墓砖雕丁兰行孝图
图七 清徽州石雕丁兰行孝图
近年来,唐史研究者开始注意到,在武则天的倡导下,对母亲的孝道得到民间更多的重视 。 图八为昭陵陪葬燕妃墓中出土的树下人物十二屏画之四,画面为父母并坐受一男拜 。 树下人物一般指高士,学者李溪认为此图含有父母同等地位的暗示,“可能意在塑造一个身行仪范的女性形象,即武后心中‘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 ”
图八 唐墓父母共受拜图
母亲获得远高于子孙辈的尊长地位,变化恐怕就在唐宋之间 。 在孝母史上,大足这组父母恩重经变群雕正具有独特的地位 。
二、乳母形象与宋代中上层的育儿风俗
1. 诃利帝母形象的贵妇化
图九 大足石门山9号诃利帝母龛中乳母
图九出自大足石门山9号窟,主像为中年女性,面东而坐,凤冠霞帔,身着华服,双足着靴,左臂平举 (残),右手拉一儿童左手,该儿高跷右腿,正往她膝上爬去 。 主像左侧有一较肥硕妇女,她盘膝而坐,衣襟敞开,右乳稍被遮蔽,左乳裸露,双手抱一婴儿于膝,作正欲奶儿状 。 主像右侧还有一妇,其身下有一小儿,双手拉其裙裾,似要人抱 。
据《大足石刻内容总录》,在石篆山1号、北山佛湾122号和289号及玉滩3号还有类似的雕像,只是孩童数不同 。 图一〇为石篆山1号龛,主像右侧的乳母面露微笑,身材丰满,盘膝而坐,衣襟向外分开,露出饱满的乳房,横抱一小儿,作哺乳状,身旁站立的小儿抓住乳母左乳尖,将奶头塞进婴儿嘴 。
图一〇 大足石篆山1号诃利帝母龛中乳母
因为喂乳妇女的存在,前辈学者或谓某些雕像描述宋真宗刘皇后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现学者考证下来认为是诃利帝母像,而哺乳的妇女是乳母 。
所谓诃利帝母,俗称鬼子母,根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记载》,古印度王舍城中有独觉佛出世,人们为此举行庆典 。 城外一位怀孕的牧牛女,赴会舞蹈,致使胎儿坠地,众人弃她而去 。 牧牛女因此发下毒誓,要食尽王舍城中小儿 。 后果投生王舍城,生下五百子,日日捕捉城中小儿食之 。 在佛祖劝化下,鬼子母幡然醒悟,成为孩童保护神 。
图一一 敦煌第158窟中唐鬼子母
因此,鬼子母最初的形象是很可怕的 。 图一一为敦煌第158窟中唐绘鬼子母形象,她非常丑恶,是一个头发竖立、龇牙咧嘴的夜叉,而怀中的儿童白胖可爱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文艺女孩名字两个字的
- 文静高雅的女孩名字
- 女孩带木字寓意好的名字
- 女孩子温婉优雅的名字
- 紫微命格—超省钱的人与绝不会把男人让给别人的女人
- 富贵的女孩名字大全
- 2020年11月出生的女孩名字
- 史姓女孩好听的名字
- 带元的女孩名字
- 梦见自己买果冻代表什么 梦见果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