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油毁了全家健康!专家推荐7招烹饪“减油”( 二 )


做菜少油的7个绝招
搭配有讲究
少油不是只追求一餐中一个菜少油,而是整桌菜都应该控油 。
要注意食材上鱼肉类与青菜类搭配,烹饪上红烧煎炸等油大的方式和蒸煮等油少的方式搭配 。
素菜用好佐料
建议在烹调素菜时少用油,可借用鸡汤、蚝油等比较浓郁、鲜美的佐料调味,如腐乳炒空心菜、蚝油扒生菜等 。
吸油菜先蒸或干炒
茄子等非常吸油的菜,为了避免“吃”油过多,可以在做烧茄子前先蒸一下;或在炒茄子时,先不放油,用小火干炒一下,等茄子中的水分被炒掉,茄肉变软后,再用油烧制 。
肉类先腌会儿再炒
可以通过提前腌制食材达到提香、入味的效果,这样炒菜时即使放很少油也会很香 。
蒸炖肉类时,放点香菇、蘑菇增鲜,烤鱼前放点孜然、小茴香、花椒粉等,即便少放一半油,味道一样扑鼻香 。
用焯水代替过油
可以把过油改成焯水,用沸水的温度把肉快速烫熟,然后再加入青菜炒一下即可 。
因为肉类本身富含脂肪,只要加热迅速,口感就很好 。而且,焯水后食材表面有一层水,隔绝了油的渗入,菜也会清爽很多 。
五花肉先煸炒
对于五花肉、肥牛等油脂含量较高的肉类,可以把肉下锅后,先煸炒两三分钟,使肉里的油充分析出,再加入其他食材进行翻炒 。
这种做法与传统的炼猪油类似,这样既省油,菜又不油腻 。
装盘前先控油
炒好的菜先不要急于出锅装盘,把锅斜放两三分钟,让菜里的油流出来再装盘 。
青椒、豆角、荸荠、莴笋之类的蔬菜吸油较少,用这种方法能有效避免食物浸泡在油中,在不知不觉摄入很多油脂 。
统计显示,慢性病死亡在我国总死亡人数中的占比超过80%,且慢性病患者呈年轻化的趋势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如高盐、高油、不当膳食和缺少锻炼等,是当前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6年,由国家卫生计生委领导,在全国范围重点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
健康吃油,避开7大误区
每顿饭都离不开的“油”,很多人对它并不了解 。下面的误区你错了几个?
误区1
吃油多样化就是吃不同名字的油
油脂虽然名字不同,但脂肪酸构成可能属于同一类 。
如大豆油、玉米油、小麦胚芽油和葵花籽油类似;花生油和米糠油类似;茶籽油、杏仁油和橄榄油类似;亚麻籽油和紫苏籽油类似等 。
不同油脂的替换,应该按照脂肪酸构成不同的品种来换,如葵花籽油和花生油替换,茶籽油和亚麻籽油替换等,才是正确的选择 。
误区2
煎炸过的油可以用来炒菜
很多人会用炸过食物的油来炒菜 。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因为油经过高温加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油脂氧化产物 。
【一勺油毁了全家健康!专家推荐7招烹饪“减油”】如果真的想二次利用,就要避免再次高温加热到冒油烟 。“回锅油”可以用来煮汤、做花卷 。
误区3
无论怎样烹调,都用同一种油
不同油的耐热性不一样,过高温度的烹调会加速致癌物产生,带来健康风险 。
正确做法:
煎炸应该用最耐热的棕榈油、椰子油、黄油、牛油、猪油等 。
炒菜应该用耐热性较好的花生油、米糠油、茶籽油、精炼橄榄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 。
做汤、凉拌应该用耐热性差的亚麻籽油、紫苏籽油、核桃油、未精炼的初榨橄榄油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