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生肖代表什么,孔孟之师指什么生肖( 四 )



只有极少数的个体养猪大户 , 比较出名的是马氏五兄弟 , 他们靠着养猪发家致富 , 马氏猪场出栏的上千头生猪 , 主要供给长安市场 。 《朝野佥载·类说》里也记述 , 洪州有人通过养猪致富 , 由于家中全是黑猪 , 肉质肥美 , 所以把猪形容为“乌金” 。 而在杜甫的诗句中 , 同样出现了“家家养乌鬼”这样的描述 。

还有《法苑珠林》里提到的一个故事 , 说是鄠县有一个军官非常好客 , 每次宴请都要烹制很多肉食 , 客人们不吃完不准走 。 有一次他请人吃饭 , 一次性买了十多头猪 , 给他府上提供猪肉的人家 , 在当地是一个养猪大户 。

卖猪肉的市场上 , 出现了专门杀猪的职业 , 也就是屠户 。 在唐代的不少文学作品里 , 屠户摇身一变成为了充满传奇色彩的侠客 。 大诗人李白有一句“十步杀一人 , 千里不留行”的诗文 , 堪称对这类人的经典描述 。


这时的兽医学进一步发展 , 我国现存最古的兽医专著《司牧安骥集》问世 。 另据《旧唐书》记载 , 太仆寺里常驻了四百多名兽医 , 其中有四人是高级教员 , 他们还带了很多学生 。 兽医技术的成熟 , 为养猪业提供了更多保障 。

经济繁荣的大唐 , 上至文武百官 , 下至普通百姓 , 都好猪肉这一口 。 据记载 , 朝廷会依据官员的品级 , 给予相对应的俸禄 , 其中包括猪肉 , 例如具体到亲王 , 每月可以领取六十斤猪肉 。 在民间则流传着一句名言:“鸡猪鱼蒜 , 逢着便吃” , 这里的“鸡猪鱼蒜”泛指各种食物 , 意思是有什么就吃什么 , 这证明了猪肉是一种很常见、很受欢迎的食材 。

在少数民族中间养猪的也不少 , 《旧唐书》里说海南岛的平民家里 , 虽然没有马没有驴 , 但是有鸡、狗、猪 。 东北地区养得猪个头格外肥大 , 人们除了吃猪肉 , 会将猪皮剥下来做成袍子御寒 , 男女通用 。

唐代文人眼中的猪 , 还被视为了吉祥物 。 唐中宗神龙年间 , 进士张莒将名字题在大雁塔下 , 此举引得其他人纷纷效仿 , “雁塔题名”一时流行开来 。

后来提名的有些人做了宰相 , 便让书法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朱笔书写 。 因为“猪”与“朱”、“蹄”与“题”谐音 , “朱笔题名”寓意学子们金榜题名 , 所以遇见有人赶考 , 亲友们会送上红烧猪蹄 , 表达美好如意的祝愿 。 这一下子 , 猪蹄身价倍增 , 成为了热销货 。


在宋代 , 猪肉走上了人生巅峰 , 这得感谢一个人:美食大佬苏东坡 。 行走各地做官的苏东坡 , 尝遍人间美味无数 , 对五花八门的猪肉品种自然很有发言权 , 他也毫不吝啬对猪肉的赞美 。

元丰三年(1080) , 苏东坡被贬黄州时 , 官职卑微 , 收入微博 , 眼瞅着紧巴巴的口袋 , 热爱美食的他也不愿意亏待自己那张嘴 。 既然买不起牛羊肉 , 那就多买两斤价格便宜的猪肉 。

食用过后 , 苏东坡有感而发 , 大笔一挥写就《猪肉颂》:“黄州好猪肉 , 价贱如泥土 。 贵者不肯吃 , 贫者不解煮 , 早晨起来打两碗 , 饱得自家君莫管 。 ”苏东坡分享了烹制猪肉的秘诀 , 将猪肉清洗干净后 , 用少量水煮炖至去除腥味 , 然后慢慢煨熟 , “火侯足时他自美”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