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起源于野生粮食时代的黄淮平原



易经起源于野生粮食时代的黄淮平原

文章插图

 
第二节
在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念及文献记载中,易经的起源时代,及起源的地点是很清楚的 。易经起源于伏羲时代,即“伏羲画卦”;起源地点是陈,即“伏羲都于陈” 。伏羲画卦是说伏羲发明了易经,伏羲都于陈,是说伏羲建都于陈 。陈就是陈国,位于现代河南周口淮阳一带 。
但是传统上把伏羲理解成一个具体的人,一位具体的帝王,是有问题的 。更合理的是,把伏羲看成一个文化,一个文化时代 。同时,伏羲建都于陈的含义是伏羲文化的起源区域是在陈国一带,在周口淮阳一带 。
对“三皇五帝”也都应该这样处理,都不应把他们看成具体的人,具体的王,不应把他们的都城看成具体的城市,而应把他们看成是一个个的文化时代,他们的都城则是这种文化的活动地区 。
尽管“三皇”有很多版本,但是“伏羲、神农、祝融”这一版本比较主流,也比较权威,包含着中国文明历史发展阶段的关键信息,与现代的考古学资料相合 。
《白虎通义》和《潜夫论》都列举了这一版本 。《白虎通义》的作者是写《汉书》的班固,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是当时皇帝和的大臣、学者的一次重要学术会议的会议记录,代表着两汉的主流的、官方的学术思想 。《潜夫论》的作者王符则是一位比班固稍晚的隐者,《潜夫论》代表民间阶层的知识水准 。前者是两汉在朝的权威之作,后者则是在野的权威之作 。
伏羲排在神农之前,位于三皇之首,有两层重要的文化史含义 。一是,中国文明起源于伏羲时代,中国文明出现的标志就是易经的产生;二是伏羲时代时尚没有农业出现,中国文明和易经产生在农业之前,因为神农的含义是比较清晰的,即农业出现的时代 。
第三节
现代人一个错误的成见是,只有农业才能提供稳定充足的食物供给,是文明出现的前提,因此文明一定出现在农业出现之后 。现代考古学发现,在农业出现之前长达好几千年的历史阶段,在有充分规模野生谷物分布的地区,人们已经开始采集和食用野生谷物了,包括分布野生大米的中国南方、分布野生小米的中国北方和分布野生小麦的西亚新月地带 。凭借野生谷物的稳定供给,人们的食物供给就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保障,从而就可以过程度不同的定居化生活 。当定居程度达到一定的水准时,就会催生文明的产生 。
准确地说,不是农业孕育了文明,而是稳定的粮食供给孕育了文明 。而稳定的粮食供给并非一定要有农业,在农业之前,凭借采集野生谷物,同样也可以提供比较稳定的粮食供给 。所以,农业并不是文明出现的前提,文明远在农业产生之前就出现了 。农业只是文明出现后才出现的,是文明出现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不是农业孕育了文明,而是文明孕育了农业 。
考古学证明,在农业出现之前,中国南方分布着大量的野生水稻,中国北方分布着大量的野生谷子,西亚的新月地带,尤其是主要包括黎巴嫩、叙利亚在内的黎凡特地区则分布着野生小麦 。凭借采集野生谷物,这三个地区均出现了比较发达的文化 。但问题的关键是,易经和伏羲文化为何在唯独在河南周口淮阳一带出现,唯独在野生小米区的中国北方出现?
第四节
从更大的地理区位看,河南周口淮阳一带处于黄淮平原的中心,有史以来,黄淮平原都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粮食作物的生长,无论是野生的,还是农业的,即便是现在,这里依然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中国的主要粮仓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