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衣 包容性:女式内衣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结的新基石( 六 )


CDC(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017-2018年度健康调查结果显示 , 42%的美国成年人“肥胖” , 超过9%的美国成年人“严重肥胖” 。 OECD于2019发布的一篇名为<The Heavy Burden of Obesity>的研究报告对全球各国肥胖症治疗费用医疗支出所占比例进行预测 , 美国以14%稳居首位 。
内衣 包容性:女式内衣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结的新基石
文章图片

来源:CDC , Statista
内衣 包容性:女式内衣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结的新基石
文章图片

来源:OECD
2017年 , 福布斯发布的一篇文章称 , 美国人史无前例的胖(America is fatter than ever) , 除了成年人 , 肥胖已经将魔爪伸向各年龄段儿童及青少年——十分之一的2-5岁学龄前儿童 , 五分之一的6-11岁儿童以及五分之一的12-19岁青少年被认为肥胖 。
2020年 , 超过73%的美国人被认为超重(Overweight)或者肥胖(Obese) , 这意味着正常体重水平的美国人已经成为“小众” 。 这或许是消费者将Victoria’s Secret模特准入标准视为“背离现实的描绘”以及“无法达成的标准”的主要原因 。
女性消费者的“自我接纳”源自对“容貌焦虑”的对抗
#MeToo运动的声势浩大对全球政治气候产生了巨大影响 , 中国女性力量随之觉醒 , 这为本土内衣品牌内外、蕉内以及Ubras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 Victoria’s Secret的衰败始于2015年前后 , 而中国本土新兴女士内衣品牌融资事件正于同一时期开启 , 除了内外创立较早 , 蕉内、Ubras、奶糖派、里性等品牌创立时间都在2015年至2017年之间 。 根据元气资本不完全统计 , 2015年至今 , 该赛道的本土新兴品牌头部企业融资事件已达18起 。
【内衣 包容性:女式内衣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结的新基石】内衣 包容性:女式内衣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结的新基石
文章图片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 , 包括Victoria’s Secret , 爱慕 , 黛安芬等在内的中国传统内衣品牌CR4仅占4.3% , 集中度极低;与之相对的是 , 新兴品牌CR3为20.5% 。 今年1月 , Victoria’s Secret宣布将以4500万美元向中国香港内衣制造商维珍妮(Regina Miracle International Ltd.)出售其中国业务的49%股份 。
比起西方新兴内衣品牌的“全方位”包容 , 中国新兴内衣品牌的包容的发挥空间要狭隘得多——和谐单一的人种(Race , 非Ethnicity)决定了中国时尚少有种族包容性需求 , 较低水平的(中国为5%-6% , 美国超36%)的肥胖症人口占比决定了中国内衣的体型包容性需求较西方更弱(码数维度差距更小) 。
因此 , 允许中国女式内衣品牌贯彻“包容性”概念的路径非常稀少 , 提供“舒适”于是成为直接有效的途径——没有其他种族包容作为包容对象 , 没有太多迥然不同的体型作为包容对象 , 只有女性自己最需要被包容 。
女性消费者的“自我接纳”源自对“容貌焦虑”的对抗 , 对Victoria’s Secret过时且不健康的价值观的对抗 , 这种“自爱”意味着Body Positivity在东亚女性群体中的持续渗透 。 支撑“舒适优先”这一消费行为的 , 是中国新一代女性消费者的“独立”“强壮”和“自信” 。
虽然中国女式内衣新兴品牌集中度较传统品牌更高 , 但是随着新进入者的参与 , 这一赛道正在被暴露在逐年增加的同质化风险当中 。 从无钢圈到无设计到无尺码 , 中国本土女士内衣品牌似乎不断在做“减法” 。 复制ThirdLove品牌定位并在其基础上做“二次创新”已经成为该赛道初创企业的默认机制 , 较晚入局的有颗树、素肌良品等品牌都“延承”了这一“传统” 。 新兴品牌或是进一步减少视觉设计(产品多为基本款) , 或是进一步减少产品功能(去钢圈 , 去尺码)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