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 280亿市值消失,“第一运动品牌”掉队记( 三 )


从以耐克、阿迪达斯为代表的运动服饰和当时的快时尚服饰两大“红海”市场之间 , Kappa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蓝海” 。 因此 , 陈义红也一度被市场称为“时尚运动品牌教父” 。
为了节省成本 , Kappa也转变了运营模式 。 它在国内采取了“专属经销商”的销售策略 , 即全部采取经销商代理模式 , 但只有数量有限的经销商才能销售Kappa的产品 。 Kappa则鼓励经销商们在某个区域“做大做强” , 通过资源集中和减少干预 , 低成本地给予经销商在特定区域内更多的主动权 。
在上游生产上 , 中国动向当时仅在江苏有一家工厂 , 其余的产品生产几乎全部外包给了国内的100余家供应商 。 公司一路以“轻资产”模式向前快跑 , 员工最多时也不过几百人 。
采取了这一系列措施之后 , 在2006年时 , Kappa已实现盈利超过3.3亿元 。 2007年 , 中国动向登陆港交所 , 市值一度突破300亿港元 。
2008年 , Kappa收购了主要在日本经营的国际滑雪品牌Phenix , 之后还创办了儿童运动生活品牌Kappa kids 。 2007年至2008年 , Kappa的营业额分别为17.1亿元和33.2亿元 , 超过了李宁和安踏 , 堪称当时国内的“第一运动品牌” 。
业内传闻 , 正是Kappa的成功大大刺激了安踏的丁世忠 , 促使安踏在2009年花费3.3亿元 , 从百丽手里买下了FILA 。
一路高歌中 , Kappa在2010年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时刻 。 当时 , 它在国内只有38家经销商 , 线下门店却已经达到了3751家 , 全年销售额达到42.6亿元 。
但Kappa的“好运”并不持久 。 它刚刚站上发展的峰顶 , 国内运动品牌的寒冬就随之而来 。
坠落神坛
从2011年开始 , Kappa原本高速发展的势头就戛然而止 , 从营收的最高峰上一路坠落 。
2011年 , 中国动向的销售额下降了35.7% , 仅为27.4亿元;净利润更是大幅下降了93% , 仅为1.02亿元 。 2013年 , 公司的销售额下滑到了14.1亿元 , 到了2014年 , 进一步萎缩到不足10亿元 。
2010年之后 , 国内的体育用品市场进入了低潮期 。 国内运动服饰品牌们在2008年奥运会的推动下经过了一轮快速增长后 , 开始了“挤泡沫”的过程 。 包括Kappa、安踏、李宁等在内的多数运动品牌 , 销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地冲击 。 据多个品牌的2012年半年报显示 , 李宁营收为38.80亿元 , 同比减少9.5%;净利润为0.44亿元 , 同比减少84.9% 。 匹克的总营收为16.1亿元 , 同比下降了28.5%;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则减少43.3%至2.4亿元 。
此前 , 各品牌的过度扩张也导致库存积压严重 。 有数据显示 , 2012年上半年 , 包括李宁、安踏、Kappa等在内的6家企业库存高达37.21亿元 。
安踏、李宁等运动品牌认识到了之前“大批发”模式带来的高库存隐患 , 纷纷开始调整自己的经销商体系 , 开设工厂店、铺设电商渠道 , 在清库存的同时 , 开始向零售模式转型 。
Kappa之前赖以快跑的“轻资产”模式的隐忧 , 此时也完全暴露出来 。 它在上游没有属于自己的制造工厂 , 过往放权给经销商的方式 , 也造成它对渠道毫无掌控能力 , 即使想向零售模式转型 , 也是“有心无力” 。
渠道分销商们也先后“抛弃”Kappa而去 。 2012年 , 中国动向与其第三大经销商宝胜国际分道扬镳 , 后者曾拥有中国动向约220家门店资源 。 之后 , 代理了其20%门店的第二大经销商百丽国际也和中国动向宣告“分手” 。
Kappa的门店数量急剧锐减 , 从2010年后出现断崖式下滑 。 2010年时Kappa的3751家门店 , 在第二年就关闭了632家;到了2012年 , Kappa的门店数量已经腰斩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