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银幕中的怪物形象,为何令人畏惧又着迷?|读刊( 四 )



“教宗驴”的形象 。
然而 , 以特定的“预兆”来对“怪异性”加以解读 , 这一举措本身显然就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 因而我们可以看到 , 蒙田对这种解释方式也多有嘲弄 。 更重要的是 , 所谓的“常态”和“标准”是否真的如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一般边界分明?关于这一问题 , 现代早期思想家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 在《随笔集》中 , 蒙田认为:

“我们把违背惯例称作违背自然 , 其实世界万物均为大自然的产物……我们所谓的畸胎 , 在上帝的眼里并不是畸胎 。 上帝的创造无边无沿 , 他所看到的形式也是无穷无尽 。 看来 , 使我们不胜惊异的那个形态 , 不过是同一类的另一种形态 , 只是人类尚未认识罢了 。 ”
而约翰·洛克也在《人类理解论》中记载了一个类似的故事 。 僧侣圣马丁出生时形貌丑陋 , 几乎“被逐于人类之外” , 甚至有人想将他处死 。 但圣马丁最终侥幸得活 , 并成为了一名德高望重的僧正 。 洛克由此认为 , 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物种间确定不移的界限 。 人们用以进行区别和分类的“标准”及“本质”无非是“人为制定”的“名义性本质” 。 因此 , “正常”与“反常”的界限只是人类的赋名和建构 , 并不存在于自然之中 , 而且此类界限也需要根据人类的实际生活经验来予以灵活调整 。
【怪物银幕中的怪物形象,为何令人畏惧又着迷?|读刊】怪物银幕中的怪物形象,为何令人畏惧又着迷?|读刊
文章图片

《人类理解论(上下)》 , [英]约翰·洛克著 , 关文运译 , 商务印书馆 , 2011年 。
不难发现 , 蒙田和洛克的观点与“怪物电影”颇有异曲同工之处;二者都借由“怪物”的存在来揭示出“常态”中的不尽合理之处 , 并主张对常态加以反思和调整 。 而相较之下 , 当代的后人类思潮则显得更加激进 。 在相当一部分后人类学者看来 , 仅对“常态”与“反常”的差别进行反思和调整并不足够 , 此种差异需要彻底被“取消” 。 在哈拉维的作品中 , 她所倡导的是一种多物种(包括所谓的“怪物”)之间不分彼此、无计差异与优劣的共存 。 如她所说:
“在最好的意义上 , 克苏鲁们是怪物:它们展示和履行了地球诸物种的进程和生物在物质层面的多种意义......在怪物纪中 , 彼此生在一起、死在一起是对人和资本的命令最激烈的回应 。 ”
怪物银幕中的怪物形象,为何令人畏惧又着迷?|读刊
文章图片

Staying with the Trouble, Donna J. Haraway , Duke University Press Books, 2016.
在亚里士多德和蒙田、洛克那里 , 怪物仍然以他者的面貌出现 , 是令人们感到“震惊”乃至“悚然”的存在:二者的不同仅在于 , 在亚里士多德眼中 , 怪异性与常态截然对立;而在蒙田、洛克那里 , 怪异性则不断冲击常态 , 迫使常态做出调整和变更 。 但在哈拉维眼中 , 怪物彻底失去了“他者性” , 也不再令人觉得可怖 。 正如学者姜宇辉所评论的:在这幅“天地与我共生 , 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浪漫图景之中 , 曾令亚里士多德殚精竭虑的那种怪物的可怖的强力和暴力早已荡然无存 。 甚至在洛夫克拉夫特那里如此骇人听闻的“克苏鲁(Cthulhu)”这个终极怪物 , 也在哈拉维的生花妙笔之下无形间化作创世神话中那孕育万物的温柔母体(Chthulu) 。
怪物银幕中的怪物形象,为何令人畏惧又着迷?|读刊
文章图片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