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德?道德的定义( 七 )


五常:仁、义、礼、智、信
汉章帝建初四年以后,“仁义礼智信”被确定为整体德目“五常” 。
五常不仅是五种基础性的“母德”、“基德”,而且形成并高度概括了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精神[2] 。
仁和义是儒家文化中两大根本性的道德元素,可谓总体价值观中的核心价值观 。离开了仁、义,忠、孝、礼、乐等等都失去了意义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
《白虎通》:“君臣以义合,不可则去”,《周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仁、义相比其他价值观要素具有超然性 。例如,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言必信,行必果 。”孟子则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 。仁、义的重要性,以孔孟之言为证,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
孔子:仁者,义之本也;义者,仁之节也 。“仁者,人也;道者,义也” 。孟子:“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子言:“仁有数,义有长短小大 。”朱熹:“仁者,心之德,爱之理 。
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 。”《韩诗外传》:“爱由情出,谓之仁,节爱理宜,谓之义 。”韩愈《原道》:“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
仁 —— 子曰:仁者,爱人 。仁之广义,涵盖甚多,例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恭、宽、信、敏、惠” 。“刚、毅、木、讷,近仁 。”“仁者,其言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然而,仁并非远不可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也不是无理性、无原则或者软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仁者,必有勇 。”
义 —— 子曰:“义者,宜也 。”朱熹:“义者,天理之所宜 。”义者,理义、道义、正义、公义 。子曰:“君子之所谓义者,贵贱皆有事于天下 。”“君子义以为上 。”“见利思义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四字:忠、孝、节、义
忠、孝在中国社会是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 。
《孝经》中,子曰:“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慈,则忠” 。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忠、孝兴于夏,“夏道尚忠,复尚孝” 。
忠 —— 《说文解字》:“忠,敬也,尽心曰忠 。”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
。。。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 《礼记·表记》中载孔子言:“君天下,生无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怛之爱,有忠利之教 。。。耻费轻实,忠而不犯”,《左传·桓公六年》:“上思利民,忠也”,其中“忠”指“君主及官吏之忠于民” 。
孔子讲君臣关系的侧重点,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此处“忠”指臣忠于君,而在后世帝王时代,这种含义几乎演变为“忠”的唯一含义 。孙中山曾说:“古时所讲的‘忠’,是忠于皇帝 。。。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 。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 。”《左传·昭西元年》:“临患不忘国,忠也 。” 忠,本指人与人忠,孔子言“近人而忠”、“忠利之教”,孟子言“教人以善谓之忠”,故忠“非专指臣民尽心事上,更非专指见危授命,第谓居职任事者,当尽心竭力求利于人而已”[3]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