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德?道德的定义( 六 )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
道德的定义与道德观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
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道德的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指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规范 。
它是统治阶级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创造的精神产物 。目的是使被统治者自愿的放弃自己的利益,心甘情愿的接受统治阶级的奴役 。
因此阶级社会的道德往往是一种最卑鄙的双重标准,对于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行为规范 。
统治阶级往往把自己的利益等同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被统治者的个人利益无条件的服从虚幻的集体利益(即统治阶级的利益),甚至必须毫不犹豫的牺牲个人的生命 。
中国
中国道德从上古发展而来,传说中尧、舜、禹、周公等都是道德的楷模 。孔子整理《六经》,到汉朝传为《五经》,其中便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思想 。孔子发展的学说,被称为儒家学说,以后儒家又将《五经》发展为《十三经》,这些儒家经典学说,成为中国道德的主要思想来源 。
尽管各个时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并不完全符合孔子儒家思想,但儒家学说是历代中国社会道德观的依据 。
道德是判断一个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 。道德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 。按照孔子的思想,治理国家,要“以德以法”,道德和法律互为补充 。同时,法律反映立法者的意志,顺应民意的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条文,反映了社会道德观念在法律上的诉求 。
道德具有普适性,对整个社会的所有人,不论身份,全皆适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 。《大学》:“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人之有阶级、等差,各国均不能免 。他族之言平等,多本于天赋人权之说 。吾国之言平等,则基于人性皆善之说 。以礼之阶级为表,而修身之平等为里,不论阶级、等差,人之平等,惟在道德”[1] 。
道德是人们评价一个人的一个尺度 。一个人若违背社会道德,比如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那么人们就会给他负面的评价,造成他没有好的名声,从而对他形成一种来自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约束他的行为 。另一方面,对很多人来说,道德是个人良心的自觉遵守,无需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制约 。
人们对一个人的道德评判,主要来自于这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言行 。所谓“有言者不必有德”,口头上标榜仁义道德的不必定真的有仁义道德,因此人们往往“听其言而观其行”然后作出评判 。个人对道德的意见,对己对人,有宽容者,有苛求者 。中国文化中多有提倡对自己严格、对他人宽恕的思想 。
子曰:“厚以责己,薄以责人 。”韩愈:“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
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
四维:礼、仪、廉、耻
四维的说法,最早载于《管子》 。《管子》牧民篇:“仓廪实,则知礼节 。衣食足,则知荣辱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
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 。故不逾节,则上位安 。不自进,则民无巧诈 。不蔽恶,则行自全 。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