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 结缘民俗学研究乌先生(图)

吴秉安(1929-),蒙古族 。中国著名民俗学家,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辽宁大学教授 。着有《民俗概论》、《民俗从化》、《中国民俗》、《民俗原理》、《民俗文化新论》、《中国民间信仰》、《神秘的巫师世界》和《非洲》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等专着 。
【1929— 结缘民俗学研究乌先生(图)】九十年代初,我在学校的各种讲座中认识了吴炳安先生,并多次被他渊博的学识和幽默的表情所吸引 。进了先生的门后,他从民间传说中得知 。读硕士的三年很快就过去了,但我和老公的感情并没有因为毕业就结束,一直延续到今天 。20多年来,每一次遇见君子,无论是专心打探,还是闲着闲暇,涉足学术,谈人生,都让我受益匪浅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我和吴老师在一起时,没有毕业期 。
记得1998年夏天,在青岛的一次学术会议上,顾教新聚在吴老师的房间里聊天 。吴老师看到几个提心吊胆的小学生来请教,不敢说话,便用机智和随和的鼓励道:“有什么问题,就开诚布公地问他们,不要小心翼翼 。” “我是大家的吴炳安,我有一份 。” 带着哄哄的笑容,年轻一代松了口气 。“大家的吴炳安”——这算是他的自我定位,也是对同龄人的不竭祝福 。
1929— 结缘民俗学研究乌先生(图)
附属民俗研究
1929年冬天,吴先生出生在呼和浩特的一个蒙古族家庭 。在饥荒期间,他的家庭逐渐衰落,他的母亲在十几岁时就悲惨地失去了 。好在家里一直很重视教育,吴先生能够接受完整的小学和初中教育 。业余时间,他也渴望尝试文学创作,在一些地方刊物上发表诗歌和散文作品 。1949年6月下旬,他独自离家,前往晋察冀解放区乌丙安中国民俗学,前往刚刚和平解放的北平 。他边打工边准备高考,最终考入四所大学:燕京大学新闻系、山西大学财经系、华北大学园艺系和天津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考虑到家庭经济拮据,他放弃了学费高昂的燕京大学,选择到天津河北师范大学学习,享受一流的助学金,基本保证了自己的生存 。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大学生后,他一边读书一边在高中补贴生活用品 。吴老师用三年半的时间完成了所有本科课程,以优异的成绩提前半年毕业,留校任教,然后给教育系的学生教授现代散文和写作 。当了半年的大学教师后,他获悉,高等教育部将在全国重点高校招收首批研究生 。经推荐,他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民间文学专业 。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研究生 。从此,他与民间传说、民间传说结下了不解之缘 。60年来,吴先生用自己的坚持和实践成就了“大家吴炳安” 。
“当好老师”的教学生涯
出身于师范院校的吴老师,“好老师”,确实获得了“好老师”的荣誉,多次被学生评为最受欢迎老师 。可以说,他在多年一贯的教学实践中,对老师“学高为师,为人师表”的理念做出了极好的诠释 。
1955年8月研究生毕业后,吴先生被分配到沉阳师范大学中文系(1958年并入辽宁大学),在那里教授“人民口述文学”,为全国20余名学生讲授“人民口述文学” 。中文系有十几个本科和初中班 。深受学生喜爱的《导论》,课后指导学生创作民间文学刊物《青苗》 。他的个人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也在他年轻时陆续发表 。可惜好景不长 。1957年7月,吴先生开始因“反右斗争”而受到批评 。1958年3月,因一篇文学评论被错误归类为“右派”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被省市各大报刊杂志点名批评 。就这样,吴老师的教学生涯被迫中断,转身投入到“练筋骨、练筋骨、练皮筋”的繁重体力劳动中,体能和意志力受到了严峻考验 。直到1962年春天,“右派帽子”才被摘下,他回到辽宁大学继续任教 。随后的“四清”和“文革”,又“爱”了吴先生 。1969年冬,吴先生全家被派往偏远乡村继续改造 。走了九年多,直到1978年秋天,他才回到辽宁大学 。几经周折,先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