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强:为何德国学生去职校很开心,我们考不上211,家长就失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6月下旬开始 , 各省的高考分数陆续出炉 , 也让我们再次关注起考大学这个话题 。 说句实在话 , 我们大多数普通家庭 , 培养子女的目标也没有多么远大 。
或是因为曾经靠知识改变过命运 , 又或是自己本身吃过“没学历”的亏 , 总之 , 我们终究希望子女能通过金榜题名 , 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前途 。
不过 , 鲤鱼跳龙门的过程可并非说起来那么简单 。 高考意味着必然有筛选和淘汰 , 将考生们划分成不同水平 。 可过度强调高考这条赛道的意义 , 有时也会产生其他值得深思的问题 。
郑强:德国学生去职校很开心 , 我们考不上211 , 有些家长就失望?
关注教育的朋友可能对郑强教授非常熟悉了 , 他总是能说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 , 却又讲出很多现实 。 对于培养模式 , 他也有很多自己的见解 。
职业教育是双减之后另外一个热度很高的话题 。 一方面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后 , 想到自己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寒窗苦读 , 多半不愿意做技工类岗位 。
一方面则是这类工作还存在很大缺口 , 可是倘若家长没能把学生送进“正规大学” , 而是去学技术 , 好像总感觉不够体面 。
郑强教授在一次采访中直言 , 德国学生去职校学习砌墙都是很开心的状态 , 可是为什么我们国内的家长 , 子女考不上211 , 有些人都要失望 , 觉得“抬不起头”?
(德国的职校)
郑老师说得很直接:重视高考没有错 , 但是如果太多的家长都觉得高考是唯一“决定命运”的机会 , 那是一种“失败” 。
父母认为只有考上最好的大学 , 孩子才能成功 , 这样去定义一名学生 , 属实标准太单一了 。 这不仅意味着会加大高考的“内卷”程度 , 学生之间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
更意味着同学们凡是学习成绩没有达到家长的期望 , 就难以获得认可 。 不仅很难培养学生完善的性格 , 也很可能忽视了子女其他方面的优势 , 更不容易培养出有能力的后代 。
家长也有无可奈何 , 很难做到对“考大学”和“去职校”一视同仁
郑强教授提出的问题 , 确实值得思考 , 对比之下我们的家长似乎对高考的执念达到了很少有的程度 。 过阵子高校录取以后 , 估计又将有很多人晒出大学通知书 。
亲朋好友和左右邻里 , 也会因为学生的不同结果而选择投来羡慕的眼光或是轻视的态度 。 明明大专和二本是高校招生的“主力” , 可很多家长无法接受子女“普通” 。
好像一定要考上985、211 , 才算真正的“学习好” 。 不过 , 家长们也有话要说 , 这样的现象不能只归结于国内父母的教育思维守旧 。
正如郑强教授提及的那样 , 一些海外的学生去学技术也很愿意 , 这跟未来的就业有关系 。 他们那边蓝领的工资待遇 , 通常比办公室职员高出很多 。
就算在工厂的基础岗位 , 也能确保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水平 。 而且他们的职场环境相对简单些 , 技工和办公室人员受到的认可度不至于差别那么大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代打仗,冲第一排士兵明知会死,为何还抢着往前冲?真相很残酷
- 性格温顺的母猫,为何总会在繁殖期性情大变,转头就攻击公猫?
- 为何说麦蒂天赋在外线排历史第一?看了这5张照片 你就懂
- 英语老师为何就像“全国统一”一样,多数都很有气质?原因很简单
- 我国正从“大众时代”转向“丰田时代”,丰田为何后来者居上?
- 为何谋士献策时总要出上中下三策,而君主往往不会选择上策?
- 解放军部队,曾经使用船形帽和贝雷帽,为何时间都不长?
- 从好声音抖音神曲到如今,李荣浩的长文发声,为何又被网友吐槽?
- 为何不让刘诗雯退役?看女乒小将WTT赛成绩秒懂,刘国梁决定明智
- 重温《步步惊心》终于懂了:为何明玉和敏敏,最后都远离了若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