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民风民俗】唐氏膏药铺,百年老字号药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


【重庆民风民俗】唐氏膏药铺,百年老字号药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
编者注
重庆是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创造了灿烂的民俗文化 。“重庆味”悠长,既有川黔风味,也有湖北湖南风味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民俗文化,留住山城之根,重庆方志微信公众号开通了“重庆民俗”栏目,涵盖了物资生产、贸易手工艺、衣食住行、生活和旅行,节日和生活 。礼仪、民间祭祀、娱乐比赛等,展示了重庆民俗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激发了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精神 。
名店
【重庆民风民俗】唐氏膏药铺,百年老字号药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
江津中山镇九灵堂大药房,百年大药房,始建于清初,原名“方家大药房” 。传承十二代,九灵堂以坚守诚信、经营“良心药”着称 。药房大堂的“人参”牌匾上,印上“仁”字加上三个圆点,成为“心”字 。此牌匾成为九灵堂“良心药”的象征 。
【重庆民风民俗】唐氏膏药铺,百年老字号药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
【重庆民风民俗】唐氏膏药铺,百年老字号药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
南安通君阁传统制丸技艺、中药制备方法 。中成药名牌商标通君阁,百年“中华老字号”药店,始创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创始人为徐建安(?—1909),民间有“北同仁堂,南同君阁”和“老牌同君阁,精制中成药” 。优质原料,古法加工,粉质均匀,水分适中,制作技艺代代相传100多年,丸剂主要有修、水、火、和水火生产技术 。整个手工起球工艺独一无二 。药丸有蜡壳保护,卫生防潮 。他赞道:“熊长泰的煞药(眼药),吴书芳的膏药,通君阁的丹药,一壶春药 。”
【重庆民风民俗】唐氏膏药铺,百年老字号药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
南安培毒传统膏药制作技术,中药制备方法 。唐氏膏药店,百年药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 。培都的传统石膏制作技艺代代相传300多年 。膏药用麻油浸泡,大火熬煮,久煮,过滤,药油滴成珠子,制成黄丹、调味药或名贵药或胶体药,采用生产工艺制成、除毒、涂层冷却、烘烤和粘贴 。药用效果显着重庆的民俗风情,享誉国内外 。
【重庆民风民俗】唐氏膏药铺,百年老字号药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
合川五术方膏药传统制作技艺,中药制备方法 。百年品牌吴淑芳膏药,由创始人吴鸿宪于清雍正年间创立 。吴淑芳膏药的传统工艺代代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其工艺特点是中药精炼,给药顺序和时间准确,生产流程清晰 。合川民间有“一块膏药靠人练”的说法重庆的民俗风情,以赞美吴淑芳的传统膏药制作技艺 。
【重庆民风民俗】唐氏膏药铺,百年老字号药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
【重庆民风民俗】唐氏膏药铺,百年老字号药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
南平博萃堂中药博物馆,百年品牌,由毛氏中医传承300多年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湖广填川”时,毛广祥带领毛氏在重庆巴南区桥坪开了一家“毛氏药房” 。毛德山在重庆朝天门陕西街开设“清风药房”,1949年被重庆“九二大火”烧毁 。其弟毛如山坚持在桥坪的“毛氏药房”行医,帮助世界 。1949年后,改制“毛氏药房” 。它变成了一个“联合诊所” 。20世纪末,毛荣之、毛顺林,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