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 五月初五里的“五月节”全媒体记者赵映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赵英光易路亚
组图 五月初五里的“五月节”全媒体记者赵映
羊城晚报6月1日超人新闻版面
“家家户户放爱王消灾 , 想吃饱幸福的粽子 。我更喜欢赛龙舟的地方 , 锣鼓喧天 , 鲜花盛开 。”人们过端午节的生动场景 。
组图 五月初五里的“五月节”全媒体记者赵映
潮汕饺子团受访者提供的照片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 。潮汕人俗称“五一” 。传统的五月节热闹而喜庆 。赛龙舟、香粽子、祈福消灾 , 都是属于五月的潮人们的特殊记忆 。他们把求利避害、不怕流行病、追求健康的简单情结托付给潮人 。.
组图 五月初五里的“五月节”全媒体记者赵映
艾草、栀子、李子三色拼盘 , 方立峰摄
近年来 , 端午节的许多新习俗逐渐出现 。推出的艾草花束、杨梅水饺等产品将传统元素与时尚生活方式相结合 , 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欢迎 。与此同时 , 今年预制菜流行起来 , 不少潮汕商家也尝试“把潮菜包进粽子” , 推出了狮头鹅粽等一系列创新产品 , 装扮传统节日和传统节日 。潮州菜 。这道菜的时尚外套 。
组图 五月初五里的“五月节”全媒体记者赵映
端午节前上市的艾草花束花药提供图片
端午节堪称最早的“卫生防疫日”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在晋周初的《风土记》中:“仲夏端午 , 煮角黍 。”
在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 青委会委员陈思凯表示 , 花草树木的清香是端午节的主流风味 。
陈思凯告诉采访人员 , 农历五月气候炎热 , 多雨潮湿 , 毒虫滋生 , 食物容易变质 , 人容易生病 , 瘟疫容易流行 。自古以来 , 五月就是民间俗称的“毒月” 。因此 , 潮汕人的“五一”习俗 , 很多都与“避邪除毒”有关 。比如采集艾草、菖蒲挂、香、穿、药、浴等 , 可以杀菌、驱邪、防疫 。
自古以来 , 人们在防病防毒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如西汉《大戴礼记夏小正》载《五月兰花沐浴》 , 南北朝《荆楚隋记》在这一天(端午节)竞采杂药” , 清乾隆《揭阳县志》载有“端午 , 先酿黍 , 插艾蒿 , 饮普酒 , 采药汤沐浴身” 。因此 , 端午节可以称为最早的“卫生防疫日” 。
潮汕文化源于中原文化 , 与“药食同源”一脉相承 。据陈思凯介绍 , 潮汕地区地处亚热带 , 直至唐末 , 仍处于潮湿瘴气之中 。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 , 人们总结出一些趋利避害、养生保健的饮食经验 。
如今 , 这些戴艾草和健康饮食的传统逐渐披上了时代的新衣 。羊城晚报采访人员在网上外卖平台看到 , 汕头部分花店推出了“艾草花束”、“艾草饺子花束”、“菖蒲花束”等具有节日特色的新品 , 以及“祈福”等 。健康”等新产品 。一束小卡片抢眼 , 开启营销新方式 , 喜气洋洋 。
传统粽子穿上预制菜“新衣服”
潮汕有句谚语 , “时令食果 , 时令防病” , “清明食草 , 端午食药”“吃粽子 , 吃郑庄庄(潮汕方言 , 壮 , 粽子谐音)”等等上 。在人们的印象中 , 端午节的味道无非是“粽子”——或甜或咸 , 或甜咸与“满潮”相结合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